Siri市場廣闊無限,引各大互聯網巨頭爭相介入。(TechWeb配圖)
TechWeb編輯推薦:盡管此前蘋果官網上曾表示,Siri將在2012年支持中文,但在其最新推出的New pad中,并未出現Siri的身影,不過,這并未影響參考蘋果公司進行互聯網布局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有所行動——大舉布局中文版Siri,與其相伴的挖角行動也隨之展開。
小i機器人創始人袁輝向本報表示,目前搶著做中文版Siri研究的公司主要有三類,第一類公司是以安徽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訊飛”)為首的語音公司;第二類公司,以iPhone客戶端開發、安卓客戶端開發的團隊;第三類是曾經做過機器人、語義分析的一類公司,如小i機器人。
據一位曾就職訊飛的員工透露,從2011年底到2012年初,合肥世紀訊微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訊微”)陸續從訊飛挖走了幾十人。不過,訊微及騰訊公司均未對此事作出回應。據了解,2011年1月訊微是由騰訊斥資2億元投資所成立的子公司。
“以前我們說語音技術還要解釋半天,Siri無形中教育和引導了這個市場,訊飛是其中之一的受益者。”訊飛副總裁徐景明說,由于中文版Siri概念的炒作,半年來其股價已經由去年10月的29元,上漲近30%至38元。在個人用戶領域,訊飛目前推出了頗受用戶歡迎的訊飛口訊、訊飛語點、訊飛語音輸入法等產品。由此受益的還有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小i機器人。其創始人袁輝在該領域浮浮沉沉10年,致力于將小i機器人打造成中文版Siri。
與上述兩家公司相比,互聯網巨頭們則低調很多。2009年12月,谷歌公司正式推出中文版語音搜索。此后2011年年中,百度推出帶有語音搜索功能的手機客戶端“掌上百度”。“百度確實是在這方面有布局,但是目前,我們不方便透露太多。”百度公關部發言人李國訓表示。
騰訊一名內部人士向本報表示,騰訊在語音方面的產品目前主要布局在搜索領域。“在語音交互方面,騰訊的手機瀏覽器、音樂、地圖等都已支持語音搜索功能,語義方面也有研究,后續會有新的產品面市,這塊主要是騰訊搜搜團隊在運作。”
據一位業內公司高管透露,騰訊實際上是在做整個自己的Siri,語音只是一個部分,語義也在研究。“騰訊一定會將Siri作為一個重點關注的方向,但是目前人不多,就是研究院的人在做,差不多幾十個人。”
“蘋果目前推出的Siri產品,是一款人工智能產品加上Nuance語音識別功能的融合。但語義方面,正是目前的難點。語義需要機器人對輸入的語境進行判斷。舉個簡單的例子,當用戶詢問機器人:“今天北京的天氣怎樣?”它回答:“晴朗。”用戶再詢問,“上海呢?”機器人能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判斷用戶問的問題是上海的天氣,并作出回答。
人工智能,第一步要通過算法模擬人類思維理解人類在講什么,需要不斷地檢驗這個算法是好還是壞;第二步,得有一個成長的知識庫系統,讓字節經過整理變成數據,數據經過整理能變成信息。而這些正是做語音交互要攻克的難點,目前Siri功能的不完善,亦讓蘋果公司飽受非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蘋果公司就陷入了與一名iPhone 4S用戶的法律糾紛之中,原因是一名叫做Frank Fazio的用戶認為,蘋果在為其虛擬個人助理Siri所打的廣告當中包含“誤導和欺騙”的性質。亦即Siri廣告當中向人們所展示的簡便使用性,并不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實現。“蘋果在最新的New iPad中,都沒有推出Siri功能,就是因為他們要對Siri的語義部分進一步完善,但是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做成的。”袁輝表示。“目前騰訊、百度都是投入比較小型的團隊去做這件事情。主要是因為蘋果在做了,這必定是一個方向,但是還沒有將其放到整個公司戰略層面上來,他們的投入說白了是不夠的。”一名與多家互聯網企業語音交互部門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士向本報表示,蘋果投入如此巨大,因為蘋果有非常清晰的短期戰略,但是中國企業現在去做更多的是跟風,且基本上對整個語音交互市場,目前都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
原文詳情:《互聯網巨頭暗戰中文版Siri 騰訊曲線加入》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萬學)北京時間4月21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社交網站Facebook昨日已發布了其權責聲明(Statement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的修改草案。該服務條款已根據用戶的反饋意見做出了一些調整,并給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1/5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