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植
本報近日刊登《PE溢價投資擬征稅40%?合伙制PE轉型暗涌》一文后,關于將合伙制PE基金的賬面浮盈所得稅征收標準從35%提高到40%的消息,便在PE行業迅速發酵。
4月23日,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國稅總局設定的合伙制PE基金合伙人(基金管理人GP與有限合伙人LP)所得稅的征稅門檻,如果LP屬于企業性質,則按25%所得稅征收,但LP若是個人投資者,則傾向按35%稅率征收。
針對PE賬面浮盈征稅方式,國稅總局在操作細則中,擬引進“預繳稅”模式。即稅務部門在合伙制PE基金投資項目退出前,先向合伙人(GP與LP)征收相應稅額,再到PE完全兌現項目收益后,在征稅環節再抵扣此前已繳的預繳稅稅收額。
“由于預繳稅稅種沒有列入稅法,PE是否愿意按預繳稅征收,雙方可能還要協商。”他透露,《合伙制企業及合伙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預計將在5月出臺。
擬引入預繳稅制
多位PE人士認為,PE投資的賬面浮盈不等于兌現投資收益,不應繳稅。上述知情人士對此解釋說,在PE賬面浮盈稅征收環節,國稅總局擬按PE賬面浮盈征稅的同時,引進“預繳稅”制度。
國稅總局最初的方案,是每輪PE溢價投資時都計算賬面浮盈增加產生的稅額,直到被投資企業IPO為止,并以預繳稅形式向PE征收。具體稅率則參考公司制基金與合伙制基金的現行征稅方法。
但當時參與征求意見的PE對此有異議,提出能否按PE投資入股價與投資項目IPO招股價的差額作為增值部分征稅。
上周,國稅總局專門召開與約20家PE基金的對話會,討論PE賬面浮盈稅率與征稅操作問題,但國稅總局還沒有明確口徑。
這位人士指出,就征稅方式而言,預繳稅更接近分階段征稅,“它與業內多數人士堅持賬面浮盈不應繳稅的觀點,不存在沖突”。
參與征求意見的數家PE基金人士不無擔心,在被投資企業IPO后,一旦國稅總局每年向PE征收的稅額高于PE當年所套現股權收益,是否倒逼PE被迫拋售股票繳稅,此與證監會希望PE基金作為上市公司長期投資者的意愿有出入。
其次,PE基金在二級市場的股權套現價格一旦高于IPO招股價,是否需要補稅?反之,稅務部門是否根據PE基金實際投資收益減少,而少征或返還部分“浮盈稅”?
這均涉及到PE在一級市場所繳的預繳稅額度,與其二級市場股權套現實際收益所產生的稅負如何接軌。
國稅總局引進預繳稅,有助于解決地方稅務部門征收PE賬面浮盈稅時的操作難點,規范地方政府對 PE的稅收政策。
PE個人合伙人或被征35%稅率?
與“PE按賬面浮盈征稅”同時引發PE界爭議的,是稅務部門對合伙制PE基金的征稅稅率問題。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對于公司制LP考慮按所得稅25%征收,個人LP則傾向以35%稅率征收。
記者了解到,在《合伙制企業及合伙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稅率擬定環節,國稅總局主要參考《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其實國稅總局對個人LP與GP擬定累進制稅率,但按招現有LP與GP的投資回報額測算,多數會落在35%稅率征收區間。”上述知情人士強調說。
此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159號文)僅明確合伙企業“先分后稅”原則,卻沒有給出合伙制基金合伙人(GP與LP)的具體稅率和征稅額計算方式。
各地方執行稅率方面標準大體相近,但也有所差異。
國內現行的合伙制PE基金稅收采取“先分后稅”原則,GP所得稅大致為5%-35%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個別地方采用20%稅率),而LP投資所得則按20%稅率征收所得稅。考慮到有些地方給予LP稅收返還等優惠措施,合伙制基金LP的實際稅負最低降至14%。“這是地稅部門根據《合伙企業所得稅辦法》或《個人所得稅法》等規定,所制訂的合伙制基金GP與LP相關稅負,國稅總局始終對此沒有明確態度。”一位PE基金合伙人透露。
在前述知情人士看來,國稅總局制訂PE稅收新政,在于厘清國內各地對合伙制PE基金的不同稅收優惠制度。
每年4月30日前,地方稅務部門會向轄內PE基金發送稅單,后者一般在5月30日前繳清相關稅款。一旦上述PE稅收新政出臺,地稅部門將及時調整繳稅稅率與征收方式。
盡管《合伙制企業及合伙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呼之欲出,但在實際征稅環節,個別PE仍可能通過內部分配收益的內部糾紛,及尋找稅率偏低的地方注冊基金,以降低自身整體稅負。“盡管并不多見,但稅務部門相當重視。”他說。“在國稅總局統一規范各地合伙制PE基金稅收標準時,還需兼顧部分地區相關PE基金稅收優惠措施。”這位人士稱,如個別地區推動地方高新技術產業股權投資所設定的“所得稅兩年減免,三年減半”優惠措施,及投資早期項目所給予的稅收抵扣等,仍可能被保留。
推薦閱讀
鐘良;陳靜 東莞的臺資企業圣意飾品有限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總利潤從35%下降到8%,銷售方式從百貨公司變成了“一元店”。 東莞臺商協會顧問袁明仁近日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當前臺商企業的訂單普遍比以前下降了三四>>>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4/5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