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中濤)北京時間4月24日消息,路透社專欄作家約翰·瓦西克(John Wasik)周一發表評論文章稱,雖然短期內蘋果股價可能表現非常良好甚至超出市場預期,但著眼于長期發展,投資者需重視僅持有一家股票所面臨的潛在風險,原因是無數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多數情況下,那些表現極佳的股票最終都無法避免走上暴跌之路。瓦西克還列舉了蘋果投資者需重視的五大事頂。
以下為瓦西克文章摘要:
蘋果將于本周二發布其2012財年第二財季財報。一些分析師此前預計,蘋果股價將會突破1000美元大關,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我既無法預測蘋果股價走勢,也不了解該公司的秘密產品線情況。但我個人的推測是,盡管該公司最近市場表現十分強勁,但蘋果終將從它當前所高掛的那棵大樹上掉落下來。
最令我感到擔心的是,投資者當前對蘋果股票的追捧熱情,與華爾街以往看好其他股票過程中有著驚人的相似:都對僅持有一只股票將帶來的潛在風險視而不見。當那些“明星”股票受到投資者冷落后,此類股價都會暴跌,且這種現象通常是在公司業績仍保持強勁勢態時而出現。以下是蘋果投資者值得重視的五大事項:
1、股價暴跌
一家公司股價表現由盛到衰的軌跡往往如此:首先,一家富有“傳奇”經歷的公司被認定為非常了不起,然后成為各種商業雜志的封面故事;隨后是市場預期提高,公司股價漲至極高水平;最后是其股價暴跌。過去十多年期間,英特爾、思科和微軟等科技公司都曾有過此種經歷。雖然一些分析師依然認為蘋果價值被低估,并認為其股價仍有上漲潛力,但這種預測未必總會變成現實,且此類預測并無法消除各種市場風險因素。
2、黯然離去
1999年期間,通用電氣(GE)前CEO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占據了美國各大商業報刊的頭條,當時他被《財富》雜志譽為“世紀經理人”。在韋爾奇的領導下,通用電氣收入從1981年的280億美元猛增至2000年的1300億美元。
盡管通用電氣創建了從金融服務到家用電器等多元化的業務組合,但在21世紀到來以前,該公司逐步淡出了投資者視線,其股價縮水一半以上。時至今日,通用電氣股價僅為19美元左右。人們不禁會問,究竟是企業管理層不力,還是投資者興趣轉移到其他明星企業而導致了這種現象?那么在后喬布斯時代,蘋果又將何去何從?
3、烏龜生存法則
蘋果目前確實擁有大量了不起的產品,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該公司也面臨著異常激烈的全球性競爭。各位還記得諾基亞、RIM和摩托羅拉等以往“必須擁有”的手機巨頭嗎?一家公司的技術越引人注目,其股價波動性也就越強。1972年所謂的“超強50企業”占據了各大商業雜志頁面,這些企業中就包括施樂(Xerox)和寶麗來(Polaroid)。
在經過技術轉型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熊市的“洗禮”后,在那個時代表現極佳的企業中,有哪些最終能夠生存下來且表現良好?在1972年企業發展到達頂峰后,僅消費品牌和醫藥公司的市場表現最佳,其中包括吉列(Gillette,2005年被寶潔收購)、可口可樂和強生(Johnson & Johnson)等。時至今日,還有多少人會經常提起施樂和寶麗來?
4、毒蘋果滋味
無論是市場業績不佳,或是產品開發不對路,亦或是其產品未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蘋果今后都不可避免地將受到“蟲子”的侵害。鑒于蘋果已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最大成分股之一,因此從北京到波士頓的投資者都會密切關注該公司股價變化。市場預期是蘋果股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但這種推動因素也可以一夜之間消失殆盡。
5、懸崖峭壁
由于蘋果市值龐大(約高于瑞士2011年GDP總額),蘋果已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大量消費者關注。那么購入蘋果股票的投資者數量如此眾多,是否就意味著其市場風險較小?答案恰恰相反。因為蘋果同樣面臨著諸多市場挑戰和風險,一旦市場風向發生逆轉,蘋果股價就會下跌。
請別將我對蘋果股價的看法視為“酸葡萄”心理。從短期內看,蘋果股價或許將表現良好甚至超過市場預期,但我對于“孤注一擲”的投資行為一直心存警惕。投資者在購入不同公司股票過程中,應該對相應企業的市場表現和發展趨勢進行全方位思考和分析,而那種認為購入明星股票后便“一勞永逸”的想法最終會讓投資者大受其害。
推薦閱讀
美司法部反壟斷局的女掌門西莉亞-博森(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 (玉臨)北京時間4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本周一,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的負責人對外表示,稱不懼同任何涉嫌壟斷的公司對簿公堂,即便它是 蘋果>>>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4/5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