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期貨市場今年對新品種的期待恐怕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在上周末剛剛結束的中國第六屆期貨分析師大會上,除了對新業務、期貨公司上市的討論外,四大期貨交易所各自的新品種也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金融期貨及其衍生品更是市場關注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場預計有潛力推出的期貨新品種至少有10個,其中有部分品種上市的大概時間段已經有點眉目。”上海一位期貨業內人士猜測。
擬推出品種或達十個
按上述人士的推斷,眼下正在研究或在準備的期貨及衍生品新品種基本涵蓋了金融、金屬、貴金屬、能源和農產品幾大類,分別為國債期貨、股指期權、白銀期貨、原油期貨、玻璃期貨、土豆期貨、油菜籽期貨、油菜粕期貨、焦煤期貨和雞蛋期貨。以上品種分別涉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平均每家交易所都有2~3個新品種在醞釀。
迄今為止,中金所和上期所的若干新產品已經逐漸露出冰山一角。中金所自2011年11月9日開始在內部進行國債期貨仿真交易測試,今年2月13日開始,國泰君安期貨、海通期貨、東證期貨、廣發期貨等多家公司開始仿真交易,并逐步對外開放,且分批次發展銀行、證券、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自4月23日開始,國債期貨仿真交易推向全市場。且此前亦有多家權威媒體披露,真實國債期貨合約主要條款預計和仿真合約相同,合約標的可能是面額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5年期名義標準國債。
此外,滬深300股指期權也可能是中金所下一步重點打造的產品。中金所副總經理胡政亦在本屆期貨分析師大會上表示:“國債期貨和滬深300的股指期權,這兩個產品我們都在積極地往前推進。”從國際上看,期權產品也是金融衍生品發展的趨勢,在2011年全球衍生品交易中,場內期貨和期權合約成交量約249.72億手,其中期貨合約交易量約129.45億手,期權合約交易量約120.27億手。
有希望推出的商品期貨方面,上期所的白銀與原油期貨尤其引人關注。上期所于上周公布了白銀期貨的合約草案,規定白銀期貨標準合約的交易單位為每手15千克,交易所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7%,合約的最小變動價格為1元/千克,每日價格最大波動不超過上一交易日結算價±5%。白銀的交割單位為每一倉單30千克,交割應當以每一倉單的整數倍進行。
盡管原油期貨的合約細則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已有業內專家稱,未來我國原油期貨可能將采用美元標價、人民幣結算的設計,這將更有利于合約的國際化。上期所副總經理褚玦海稱,目前,該交易所正在積極研究國際性的交易平臺。而為從成本、效率各方面適應全球化,該交易所需要一系列的對標,包括制度的對標、管理規范的對標、人員業務國際性的對標。
部分品種推出時間或早于市場預期
而以上一些產品的推出時間或許也將早于市場的判斷。“像白銀等期貨品種上市的時間可能比較近,白銀在5月18日或5月28日上市的可能性較大,其他品種現在還不好說。”一位期貨界人士猜測。原油期貨因涉及到何種貨幣結算等問題,其上市時間可能會比白銀要晚。
鄭商所和大商所今年以來沒有公布任何新品種合約的細則草案,但這兩家交易所的新產品其實也在積極準備中。鄭州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助理張靜就透露,玻璃、油菜籽和油菜粕期貨目前都已經立項,土豆期貨也在緊鑼密鼓地調查和設計,將爭取在年底推出。大商所總經理劉興強此前也在“兩會”期間證實,大商所今年準備推出焦煤期貨,焦煤期貨已進入審批程序,另外還在研究推出雞蛋期貨。
想來在2008年,市場盛傳將推出黃金、股指、鋼材、生豬等一系列商品期貨,但僅有黃金成功在當年上市。2009年國內僅上市了鋼材、早秈稻和PVC期貨三個品種,2011年也只推出了鉛、焦炭和甲醇期貨三個品種。股指期貨更是歷經多年的模擬交易后才于2010年4月推出。有市場人士指出,和往年相比,今年期貨市場預計推出新產品的“密度”顯然較高,預期最后成功上市的產品也會較多。在經過過去1年多客戶權益下降的期市“寒冬”之后,大量期貨潛力產品的排隊“過會”也讓期貨公司看到了挖掘新業務的機會,新的產業客戶也將隨之而來。
推薦閱讀
進入2012年,智能手機的發展已經走過好幾個年頭。隨著Android手機在國內日漸普及,近來不少手機廠商開始暗中調整產品線布局。一周前,有消息稱HTC、MOTO將進入千元智能手機領域;華為則推出Ascend P1,向中高端市場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量新品種醞釀中:期市再臨高速增長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4/5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