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NVIDIA兩大顯卡巨頭,先后在2012年第一季度更新了GPU圖形芯片架構,為PC硬件行業帶來了 一場“年度盛事”。兩家巨頭的新28納米架構顯卡,都更加注重“運算能效”,簡單說來就是性能更強、功耗卻更低,是一代真正有突破的硬件產品。那么,當前 已經率先上市的多款28納米新架構顯卡,性價比到底怎么樣呢?有哪些產品值得我們現在購入?
在這一輪顯卡大戰中,AMD在1月9日率先推出了28納米GCN新架構旗艦產品:HD7970,當前公版產品報價已經降到了3699元。HD7970顯 卡采用的是最完整的28納米GCN新架構“Tahiti”圖形芯片,內建2048個流處理器,集成43億個晶體管,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圖形芯片,但顯卡核心 面積卻僅365平方毫米,小于上一代旗艦HD6970,初步展現了28納米最先進制程的神奇魅力。借助工藝,HD7970顯卡默認運行頻率已經逼近 1GHz,創下了發布時的單芯顯卡性能之最。
在接下來兩個月時間內,A卡HD7900、HD7800、HD7700系列新架構顯卡已經全部到位,但由于上一代產品還在清貨、競爭對手尚未就緒等因 素,A卡新品報價仍比較高,其中1999元的HD7850、999元的HD7770、799元的HD7750算是性價比比較高的。
HD7850流處理器數量為HD7970的一半,但游戲性能卻達到了后者的70%,強于GTX 560Ti。HD7770和HD7750,則是A卡的新一代千元內“頂梁柱”產品,其最大的優勢在于28納米GCN新架構所帶來的能效優勢,“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非常令人心動。同時,HD7700系列顯卡也將是AMD 28納米GCN新架構的最低端衍生產品,A卡7系列的更低端產品,將不會基于新架構。
3月22日,另一顯卡巨頭NVIDIA的28納米“開普勒”新架構,在歷經跳票之后終于面世,當前已經登場的唯一一款產品,是定位“旗艦級”的 GTX680,面向頂級發燒游戲玩家,售價3999元。GTX680雖然遲到,但卻“后來居上”,漂亮上演“翻盤之戰”,性能比對手的HD7970更強、 功耗卻更低,是一款有巨大設計突破的產品,更是一款面向未來3D游戲/高性能通用運算的前衛新一代顯卡。
對NVIDIA來說,GTX680這樣的頂級顯卡是不大可能“自降身價”的,即使等下一代新旗艦上市,老一代頂級顯卡也往往都是直接停產。因此,對玩家 來說,指望GTX680降價顯然不現實,是一款典型的“早買早享受”產品,高端發燒玩家已經可以入手了,公版GTX680顯卡報價3999元。而對于普通 玩家來說,大家可以繼續等待“開普勒”新架構的中、低端產品,新架構的高能效特性,遠比高功耗上一代N卡更值得大家入手。
推薦產品:七彩虹GTX680
參考價格:3999元
作為NVIDIA國內最大的AIC合作伙伴,七彩虹旗下的公版GTX680顯卡,也在第一時間到貨電腦賣場。顯卡采用公版P2002方案,基于 NVIDIA 28nm “開普勒”新架構GK104顯示芯片,內建1536個流處理器,運行頻率高達1006MHz,邁入GHz時代。
七彩虹 GTX680
七彩虹GTX680顯卡支持NVIDIA最新的GPU Boost技術,核心頻率動態智能調節,盡最大可能發揮芯片性能,而又不超出設計功耗。支持微軟次世代的DirectX 11.1,通殺幾乎所有游戲的高特效設置,讓玩家盡情馳騁游戲世界。
8顆0.33ns的顯存顆粒構成2048M/256bit顯存規格
散熱器系統沿用了NVIDIA自480以來一貫的散熱設計:一體式散熱模組+渦輪式扇葉散熱器,散熱器主體具備大型銅底及3根經過特別加工的熱導管,并通過自適應散熱風扇風速控制使散熱做到動靜皆宜。
扎實的供電用料
得益于先進的28nm工藝和改進的新一代GeForce架構的高效能,七彩虹680的供電配備了4+2相核心/顯存供電,而且用料扎實。PWM采用了RT8802A方案,這原本是應用于CPI微處理器設計,現在應用于GTX680,使供電效能更強。
RT8802A供電方案
控制器采用8bit DAC電壓信號識別,輸出電壓值介于0.375V至最高1.6V,最小電壓調整間隔可細致到6.25mV,最高PWM頻率300KHz。更配備了過電壓保護,使顯卡電源供電更穩定。
全接口且原生支持三屏3D Vision
七彩虹GTX680提供了DP+mini-HDMI+雙DVI的全接口設計,并首次原生支持三屏輸出,輕松搭建3屏3D Vsion游戲平臺,為高端玩家提供身臨其境的游戲體驗。
推薦閱讀
作者:馬榮 【中關村在線軟件資訊】4月25日消息:諾基亞官方宣布,諾基亞軟件商店Nokia Store的客戶在中國現在可以支持支付寶購買應用和支付內置計費。當中國的Nokia Store用戶想要購買一個付費的內容或者一個內置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更強悍更省電 28納米新架構顯卡盤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5/54610.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