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錦輝
柳傳志也有“怕”的時候。
在近日的2012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簡單的開場白過后,這位“中國商界教父”并沒有直入正題,而是首先為一件舊事澄清。
此前,有人發微博稱:柳傳志說“一人一票,萬劫不復”。 “我受到了千夫所指……我從來沒有這樣高談闊論。 ”柳傳志回應。
隨著微博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似乎正無可逃避地被裹挾進一場“生死游戲”。
這一點,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有一定的感受。她原來并不關注微博,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給她看一條微博,上面顯示“你們公司還想活嗎? ”夏華便問是誰發的恐嚇信息。朋友答道,他的一個朋友賣了問題產品,有人發了一條索賠信息,再后來就有了這樣的信息。
“那一瞬間,我在思考,中國企業有幾條命?如果對方是工商局長,你還可以跟他玩命,但是現在我都不知道對方是誰。 ”夏華說。在這個透明的時代,微博對促進中國企業回歸本分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目前架構不完善、發言人不嚴謹的情況下,企業家說話確實需要慎重。
“慎重”的人還有深圳企業聯合會會長吳井田。 “老實說,我從來不發微博,也沒人給我發。發給我了,我也不收。微博讓我害怕,真心地怕。因為郭美美事件出現后,紅十字突然坍塌。萬一我做不好,我們這個協會塌了怎么辦? ”
毋庸置疑的是,微博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新浪CEO兼總裁曹國偉(微博)把微博稱為“除門戶、博客之外,新浪被公眾記住的三大產品之一。 ”在他看來,新浪微博能在兩年時間從零發展到3億用戶,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其符合創新和發展的趨勢。“微博從根本上改變了用戶的使用方式,改變了創造傳播的方式。不僅如此,它還改變了企業跟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方式,及傳播和營銷的方式。 ”
盡管一些企業家對微博很謹慎,但也有一些企業家認為,把微博當成“洪水猛獸”言過其實。
在天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若雄(微博)看來,應對微博時代保持“感恩”心態。 “面對批評,仍舊保持正常的心態,微笑面對社會,這才是強大。企業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強大。 ”
信諾傳播董事長曹秀華進一步闡述:微博是這個時代不可回避的溝通選擇,它是把雙刃劍,必須被善加利用,同時它還具備“去道德性”和“高道德性”的雙重屬性,它既可以是強大和高效的傳播舞臺,也可以是品牌和聲譽毀滅的祭臺。
既然企業對微博已無可逃遁,那不妨從正面角度看待它。正和島創始人劉東華(微博)在這方面有一個形象的說法:“過去,馬克思說讓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今天,全世界消費者因為微博聯系在了一起。在這個微博稱霸的時代,有時候一條微博就可能要一家企業的半條,甚至是一條命。企業如果做了對不起消費者的事情,真的會面臨生死考驗。 ”
中華元智庫創始人張庭賓建議:在當今中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企業要高度重視微博,要在微博對社會的不滿和怨恨中,找到一種理性解決方案。“千萬不能被情緒左右,否則最后的結果就是幾敗俱傷。 ”
推薦閱讀
本報記者 焦麗莎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也是我必須做的決定,因為我要為家庭著想。盡管我在未來的日子里會懷念在微軟大中華區團隊工作的時光,我對這個決定并不感到遺憾。 ”近日,微軟中國董事長兼CEO梁念堅離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化生存:企業的生死游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5/5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