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膠囊”事件爆發以來,涉事藥企終于走到了產品召回這一步。
昨日,有市場消息稱修正藥業正在全國召回所有膠囊類產品,修正藥業對此事未作回應。但《第一財經日報》從相關渠道證實了這一消息。
四川一家醫藥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告訴本報,據他所知,修正藥業正在全國通過合作的醫藥公司從終端回收涉事產品,“目前回收的只是涉事批號的產品,按照批發價回收,每盒再給醫藥公司1毛錢。”
修正藥業的產品終端,主要在零售藥店和基層醫院。廣州一家連鎖藥店公司負責人昨天也向本報證實,修正藥業當地合作醫藥公司的業務員已經電話通知所有膠囊類產品暫停銷售,藥店正配合其做好封存工作。
據這位藥店人士的描述,藥監部門也要求涉事企業召回產品。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4月21日的公告也透露,自從“毒膠囊”問題曝光后,“連日來,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及時采取措施,封存問題產品。”
據廣東一家地級市醫藥公司透露,修正藥業的膠囊產品召回分兩個渠道進行:一個是正規的醫藥批發渠道,另外一個則是修正本身針對終端的銷售渠道。“兩個渠道的回收目前都已開始。”
此前,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包括修正藥業、四川蜀中藥業等在內的9家藥企的14個批次的膠囊鉻含量超標。其中修正藥業除了此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披露的羚羊感冒膠囊之外,還有另外兩個品種即芬布芬膠囊和酚咖麻敏膠囊也被國家藥監局檢出鉻超標。
從央視曝光的羚羊感冒膠囊,延伸到所有的膠囊類產品,甚至包括明星產品“斯達舒”膠囊,陷入“毒膠囊門”的修正藥業這一番“傷筋動骨”已在所難免。
修正藥業官網顯示,2010年完成產值16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71億元。而2011年的銷售收入,據上述修正廣東合作醫藥公司的估計,按照產品終端零售價格來計至少在300億以上。
核心產品斯達舒2010年的銷售額就達8億元,2011年這一數字更高。上述四川醫藥公司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雖然此次修正藥業按照批發價回收,但他估計修正藥業召回所有膠囊產品至少要損失20億~30億元。
針對外界的疑問,昨日,修正藥業新聞發言人李佳稱在開會,直至本報截稿時仍未作出回復。
修正藥業在業內的營銷模式一向獨特,分為“底價供貨”和藥品批發兩個渠道驅動產品銷售。前一種通過其在全國的4萬營銷人員將產品直接銷往終端,后一種則走傳統的“醫藥公司批發—藥品零售”渠道。據業內人士透露,前一種營銷模式所占的比例更大。
此前,修正藥業號稱要在10年內力爭建成國內最大的OTC市場營銷網絡,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這意味著修正從2012年起連續四年要保持35%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如今,深陷“毒膠囊”風暴以后,修正藥業既面臨產品召回的損失,也面臨重建市場信心的挑戰,千億目標恐難實現。
推薦閱讀
4月24日,金地集團(600383.SH)發布2011年年度報告的同時,也宣布了其將進一步多元化拓展的戰略計劃,除了在金融和商業地產方面深度挖掘外,還預備將觸角延伸至養老住宅產業等方面。該集團稱,這是應對當前環境的冬>>>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5/5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