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加州可能出大事兒了。”這是電影《硅谷傳奇》中的名句。
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心臟,加州從來不缺乏奇跡。2012年的春天,創業公司Omgpop和Instagram相繼被天價收購,讓整個互聯網為之振奮。誰將是這場資本狂歡的下一個主角?許多人認為,誕生僅1年的圖片分享網站Pinterest是最有希望的明日之星。
Pinterest是英文單詞“pin(大頭針)和interest(興趣)”的合體。它的理念非常簡單:如果用戶在網上看到了有趣的圖片,就可以點擊“pin”,把它添加到自己的Pinterest個人主頁上,并分享給自己的好友。與Facebook興于大學、Google+興于極客不同,Pinterest興于家庭主婦,獨特的基因讓它顯得卓爾不群,儼然已成為美國第三大社交平臺。
Pinterest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社交網站之一。截至今年4月1日,它的月活躍用戶量超千萬,并以2億美元的估值融資2700萬美元。甚至有財經專家認為,它的價值與Twitter相當,估值可能高達77億美元。
Pinterest創始人本·希爾曼(Ben Silbermann)初學醫,后學商,入谷歌(微博)卻無緣產品研發,創業又不得投資人賞識,如今卻成為硅谷一顆冉冉升起的創業明星。美國科技博客Buisness Insider認為,他的這家僅有十多名員工的小公司即將書寫屬于自己的《硅谷傳奇》。
成長經歷
本·希伯曼在美國愛荷華州首府Des Moines長大。他的父母都是醫生,而兩個姐姐同樣走上了從醫的道路。希伯曼表示:“我一直以為我也會成為一名醫生。我從未對此感到懷疑。”
在兒童時代,希伯曼曾了解過一些知名企業家的故事,例如喬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華爾特·迪士尼(Walt Disney)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不過他從未想過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他表示:“ 我看著他們,就好像看著邁克爾·喬丹。”希伯曼的理想一直都是醫學。不過到大學3年級時,他決定轉而學習商學。
希伯曼的第一份工作是顧問。他表示:“當我報到時,我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在這份工作中,他每天的任務就是制作表格。隨后,由于公司IT部門的職位空缺,他進入到IT部門中。他發現每天都需要閱讀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希伯曼當時感覺,這才是他應當去做的工作,而他此前從事了完全錯誤的職業。
一部介紹喬布斯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電影《硅谷傳奇》對希伯曼產生了很大影響。在觀看了這部電影之后,希伯曼決定前往美國西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句臺詞就是:“加州可能出大事兒了。(There might be something going on in California。)”
谷歌工作
來到硅谷后,希伯曼發現自己非常喜歡這里。他表示:“每日每夜,人們都在開發各種產品。接近那些帶給你靈感的人們是良好的第一步。”
希伯曼前往硅谷之后在谷歌獲得了一份客戶支持的工作,而獲得這份工作的原因則是他“比前一名應聘者更有熱情”。在面試中,希伯曼對面試官表示:“我非常非常喜歡互聯網。”
與咨詢工作相比,這份客戶支持工作并沒有太大不同。希伯曼需要分析數據,并給出產品設計建議。他仍然需要處理大量表格。不過希伯曼認為,谷歌是一家非常特別的公司,因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有著宏大的夢想。例如,“沒有其他公司會拍攝世界上的每一條道路,并上傳到互聯網上”。
由于未能參與產品開發,希伯曼很快就對在谷歌的工作感到厭倦。最終,他的女友告訴他:停止抱怨,做你想做的事情。希伯曼表示:“如果你足夠幸運,那么你會碰到直接斥責你的人。”
籌資困境
從谷歌離職之后,希伯曼感覺良好。不過僅僅過了一周,他就發現財務吃緊。他嘗試籌措一些資金,但發現這一過程很困難,因為富人當時都在投資黃金。
希伯曼最終找到了一名合伙人,即當時住在紐約的大學好友保羅·希亞拉(Paul Sciarra)。他們合作開發了一款名為Tote的產品,在手機中提供目錄服務。
希伯曼表示:“一切都顯得很困難。我們沒法弄到錢。應用剛剛發布,而審批流程需要數個月時間。”最初,他們拜訪了許多投資人,但都遭到拒絕。在這段艱難的日子中,希伯曼依靠兩點信念支撐下去。一方面,他覺得自己無法再回到谷歌。另一方面,他不希望令希亞拉失望。在最終獲得一筆投資之后,希伯曼對曾拒絕自己的投資者說:“你們將錯過機會,這是一個熱門領域。”希伯曼的說法最終應驗。
Pinterest誕生
隨后,希伯曼和希亞拉從Tote轉向Pinterest。希伯曼表示:“我一直認為,你的收藏能夠體現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認為,他兒時收藏的昆蟲標本就是“Pinterest 1.0”。
在前往紐約拜訪一位朋友時,他見到了這位朋友的朋友埃文·沙普(Evan Sharp),并與他討論了Pinterest。希伯曼表示:“他似乎是唯一一名理解我在說什么的人。”他們隨后決定合作,而沙普也被認為是Pinterest的創始人之一。
根據希伯曼的說法,Pinterest的網格式界面正是由沙普提出的。隨后,他們不斷改進Pinterest的界面,使其更清爽、更美觀。
當Pinterest最終上線時,希伯曼將網址發給了他在加州的所有朋友,可是沒人能理解這是什么玩意兒。Pinterest最早的用戶大多來自愛荷華州Des Moines。希伯曼表示:“我懷疑這是因為我媽媽將網站告訴了她的所有病人。”
飛速發展
2010年5月,一名名為維多利亞的女用戶協助組織了一次名為“Pin It Forward”的活動,這成為了Pinterest發展的轉折點。隨后,Pinterest開始飛速增長。
維多利亞組織了Pinterest的第一次會議,她目前已成為Pinterest的社區主管。希伯曼表示,他對于Pinterest的第一次會議非常高興。不過當時,Pinterest甚至沒有能力租賃辦公室,所有人都擠在一間小房子里工作。對于當時的情況,希伯曼表示:“沙普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靠近門的座位,因為你需要善待你的設計師。”
在Pinterest辦公室的墻上貼著一張標語,上面寫著:“快速行動,打破常規。(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這一標語最初曾出現在Facebook的辦公室中,沙普曾在Facebook工作過一段時間。而希伯曼則表示,自Pinterest快速發展以來,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和快樂的交織中,因為在科技行業,“第一名將獲得全部,而第二名只有很少的價值”。
推薦閱讀
隨便打開一個網頁,撲面而來的總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很多情況下,這些廣告不僅不會吸引人們注意,反而會招惹反感。這往往讓一擲千金的廣告主們情難以堪。>>>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5/5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