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遠在天涯的同學、失散多年的朋友、還是聚少離多的親人、亦或曾經并肩作戰的同事,盡管大家天各一方,但我們仍在重拾昔日的友情和親情。據了解,人們主要是通過社交網站尋找失散多年的同學、親人和朋友。
近日,騰訊旗下實名社區朋友網發布“社交搜索找朋友”分析榜單,數據顯示,朋友網平均每月有2.5億對朋友重建聯系,分別涵蓋至同學、校友、同事等關系,其中72%是通過搜索姓名找到,28%是不記得姓名但通過匹配條件搜索到朋友。
找同學成功率最高,同學校友高達44%
從上圖看到,網民通過搜索建立的關系主要是同學校友、以及同事和同行,是因為網民在搜索時可按具體學校或公司名稱進行篩選,所以成功率也最高。上圖數據顯示,知道姓名的情況下,同學校友關系高達44%,同事同行占27%;不知道姓名時,同學校友也占36%,同事同行占24%。
另外,還有一種社會現象,每當現實社會出現熱門人物或重大事件時,網民也會首選社交網站進行搜索,朋友網數據顯示,8%的網民與熱門人物建立關系。
找到同學時,52%的用戶首選加好友
找到朋友但還沒確認關系前網民有三種操作行為:瀏覽主頁、加為好友、聊天留言。找不同的朋友操作行為也迥然不同,知道姓名搜索時,當尋找的是同學或同事時,高達52%左右的網民會毫不猶豫先加好友,因為有真實頭像和資料信息可直觀確認;而尋找同城老鄉時,對老鄉原有的身份資料較模糊,所以44%的網民會通過聊天或留言先確認身份后再加好友,以免認錯人;對于熱門人物現實生活中沒見過,所以64%的網民會選擇瀏覽其信息后再選擇加好友。
不知道姓名的搜索情況下,網民首選的操作行為主要是瀏覽主頁或聊天,盡管同樣是找同學,依然有43%的網民會多次瀏覽確認后再加好友;找到同事或同行時,也有46%的網民先通過聊天留言確認后再加好友;而對于異性老鄉或星座好友,網民都會選擇瀏覽主頁再選擇是否認識,瀏覽量高達47%。
重建關系后, 網民的社交行為重在互動
在朋友網與昔日好友重建關系后,87%的網民一周內會與朋友進行聊天、留言等溝通行為,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82%的網民一周內會去瀏覽好友的照片或日志,以加強對好友的深度了解;77%的網民一周內會點評好友上傳的照片或發表的說說來進行交流互動;58%的網民1個月內會給好友送去虛擬禮物。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清雨)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硬盤制造商希捷周四宣布,公司董事會業已批準再回購至多價值25億美元的普通股。 此次批準的股票回購額度占到了公司市值的18%。 希捷表示,加上此次最新批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朋友網發布“社交搜索找朋友”榜單(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7/5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