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倫敦之后,又一個西歐城市邁出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一步。
本報記者獲知,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成立了一個人民幣國際化工作小組,對將巴黎培育成人民幣金融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參與成員包括與法國財政部、法國中央銀行,以及巴黎銀行、法興銀行、農業信貸銀行和中國銀行等中法金融機構。
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總經理亞諾·德布瑞松4月19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未來巴黎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優先任務,是幫助法國和歐洲的企業獲得人民幣融資,為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商業活動提供幫助。
基于此目標,工作小組亦與法國企業進行溝通,評估其對人民幣融資的需求。因為目前尚處于技術評估和準備階段,因此法國企業并未加入工作組。
一位法國財政部官員也對記者確認,巴黎正在開始準備工作,工作組的目標將是為法國下屆政府拿出具體的建議方案。
工作組成立于6個月前,應法國企業要求,將人民幣融資作為優先工作重點,主要的工具是貨幣兌換,以及對某些項目的貸款融資。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推動著法國企業“向東看”。“中國的公司債券市場應該成為法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主要融資渠道,但目前只能通過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和直接離岸貸款實現”,亞諾·德布瑞松稱。
受到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加之銀行被要求根據巴塞爾III協議提高核心資本金,歐元區銀行收縮資產負債表,向實體經濟發放信貸減少,由此帶來歐洲公司債市場的擴張。根據巴黎銀行的數據,從2010年起,巴黎銀行幫助41家企業首次進入公司債市場融資。
今年已經有3家法國企業在香港點心市場上發售人民幣債券,阿爾斯通、拉法基瑞安水泥以及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分別發債5億人民幣、15億人民幣和17.5億人民幣債券。
4月18日,倫敦率先邁出一步,倫敦金融城舉行了倫敦人民幣業務中心建設計劃啟動儀式,英國首相卡梅倫高調出席助陣;同一天,匯豐銀行在倫敦發行了第一只人民幣債券,主要針對英國及歐洲大陸國家的投資者,總規模預計為10億元。
相比于倫敦,巴黎有自己的優勢:在歐元區之內、眾多法國大企業與中國商業貿易往來頻繁;法國與非洲有傳統的緊密聯系,而人民幣在非洲的使用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主要出口。
而上述法國官員并不認為巴黎與倫敦在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上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他認為,與倫敦更注重金融產品的發展路徑相比,巴黎則更注重利用人民幣離岸市場的作用,為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融資。另外,亞諾·德布瑞松還指出,巴黎還注重實現以人民幣作為與中國貿易的結算手段,以及提供相應的服務,例如開辦人民幣賬戶、提供貿易融資等。
對此,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秘書長時文朝對記者稱,無論是倫敦,還是巴黎,希望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計劃,中國都“樂觀其成”。
他認為,在西歐這樣的成熟市場上,能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并不取決于中國的政策,而是市場的需求,“中國都持支持態度,但能否成功則取決于市場需求和市場參與者的態度。”
對巴黎來說,目前對人民幣的市場需求還是存疑。上述法國官員坦言,很多法國公司已經可以從香港市場獲得很好的人民幣業務服務,“在巴黎,這些企業是否能夠得到一些在香港所得不到的服務,這是我們還需要研究的問題”。
推薦閱讀
重慶官方正籌備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本報記者從當地高級官員處獲悉,高層認為重慶民營經濟發展有待加快,在進行數次內部研討后,將形成民資36條的實施細則等一攬子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巴黎“向東看”: 啟動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8/5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