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堅決糾正銀行業金融機構亂收費問題”又被列為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2012年的主要任務 ]
銀行業金融機構亂收費整治再升級。
繼年初銀監會決定在銀行業系統全面開展“不規范經營”專項治理工作之后,近日,“堅決糾正銀行業金融機構亂收費問題”又被列為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2012年的主要任務。
地方銀監局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輪整治力度“前所未有”,并稱近期銀監局的主要工作就是督察各銀行的規范收費情況。
而據銀行業內人士稱,因為整治,此前一定程度上靠不規范收費“注水”的所謂中間業務收入將會受到影響。
整治力度“前所未有”
已經國務院同意的國務院糾風辦《關于2012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列舉的2012年主要任務之一為:“開展全國商業銀行收費專項檢查,深入開展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專項治理,清理規范收費項目,堅決取消不符合國家法規政策及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合理確定收費水平,并逐項向社會公開。”
事實上,自今年1月20日銀監會發布《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提出了“七不準”要求后,各家銀行已經開始規范和統一收費價目名錄,并陸續通過官網或者印制手冊向社會公布。
“這輪的整治力度‘前所未有’,專項治理的效果也比較好。”某地方銀監局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只是進行到了第一階段,即各銀行自己內部清理整頓,并將收費項目對外公布。
他透露,銀監會讓各地銀監局“摸底”調研,并將各銀行整治的情況匯總上報。“近期,銀監局的主要工作就是督察各銀行的規范收費的情況。”
而就《意見》中提到的“健全投訴舉報和社會監督機制,及時受理舉報”的要求,上述銀監局人士表示,銀監會此前已經明確“發文”要求,各銀行和各監管派出機構對金融消費者各項訴求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復”。
“接到銀監會轉辦的投訴通知后要立即到現場核查,并于5個工作日內回復投訴人和銀監會。同時,投訴查告情況還將作為各單位年度考核內容。”上述銀監局人士稱。
中間業務恐遭“打假”
此外,《意見》還提出集中整治商業銀行在貸款過程中強制收費、只收費不服務或少服務,不執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以及不明碼標價等行為,嚴肅查處以貸轉存、存貸掛鉤、借貸搭售、一浮到頂等違規問題。修訂完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等法規制度,督促商業銀行嚴格落實收費明碼標價制度。
中部地區某城商行董事長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銀行只是在收費的“透明化”程度上作了改善,即以前沒有公布的,現在公布出來了,“但其實收費并沒有少太多”。
他表示,現在各銀行在內部規范階段,主要是“申報”和“公布”兩部分工作,“有一部分收費項目要重新向物價局申報一下”。
同時該董事長也承認,隨著此次收費整頓工作的深入,銀行的中間業務的確會受到一些影響,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商業銀行。他認為,小型銀行的中間業務規模本來就比較小,再加上它們為了爭取客源,通常在銀行卡費率等零售業務的收費上都比較低,所以影響不大。
而另一位銀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資銀行的中間業務比重其實通常也就15%左右,而國外一些大投行的中間業務比重可以達到50%~60%。以往銀行為了提高中間業務收入的比重,讓賬面上好看,通常都會做一些“手腳”。
他以貸款業務為例解釋道,銀行事先跟企業講好,按基準利率上浮20%的利息將一筆貸款貸給企業,但上浮那20%的利息收入就劃為中間業務收入而非利息收入。
“企業也會將這部分錢打入不同的賬戶,銀行也會編好各種名目,例如財務輔導費、咨詢費等等。”上述人士指出,隨著銀行亂收費整治工作的推進,恐怕以后很難“鉆空子”了。
東方證券也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打擊收費業務可能壓縮銀行中長期成長空間。此次收費業務整頓可能壓制中資銀行中長期的收費業務的發展。零售業務特別是私人銀行之外的面向一般性公眾的零售業務,可能成為主要沖擊對象。
“銀行卡費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沖擊點,屆時零售型銀行業務包括現在所有銀行的銀行卡業務都將有可能受到沖擊。具體來看,銀行卡業務發達的交行、招行、深發展、建行、工行等可能受到影響偏大。”上述報告稱。
推薦閱讀
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大幅升值117個基點至6.2670,這已是人民幣連續3個交易日創匯改以來的新高。雖然中間價表現如此強勁,但是市場人士卻認為近期支撐人民幣升值的動力不足,而且在離岸市場與境內即期交易市場上,人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銀行亂收費整治升級中間業務“水分”待擠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03/5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