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特殊的訪客
位于上地十街的百度大廈沐浴在冬日的陽光下,靜謐而靈動。在戴著統一工牌出入大廈的百度員工人群中,五個略顯拘謹卻掩飾不住興奮與好奇神情的年輕人讓人會忍不住多看一眼。
他們一邊饒有興致地指看著百度大廳LED屏里心跳般起伏的搜索關鍵詞,一邊拾階而上,走進百度最大的會議室“五福降中天”。會議室的門口立起的背景板顯示著,這里就是百度與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即將共同啟動“百度-清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的發布會場。
發布會正式開始,兩位嘉賓一同入座,五個男生開心地鼓起了掌。其中一位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計算機圖靈獎唯一華裔得主姚期智教授,他還有一個被業界熟知的身份,那就是清華大學交叉學院計算機實驗室班(簡稱“姚班”)的創始人,學生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姚老”。另外一位則是五個男生今天最期待見到的人——百度創始人,當代搜索引擎技術奠基人,領導著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我們也習慣叫他Robin!”一位男生說。
“清華姚班里聚集了中國一批最聰明的學生。”發布會現場致辭提到自己的學生,姚期智教授非常自豪。“我們對這群年輕人非常有信心!”李彥宏在隨后的致辭中笑著說。正注視著臺上的五個年輕人也仿佛因為受到肯定,臉上滿是自豪的微笑,他們正是來自清華姚班的學生代表。
熱愛挑戰的中國第一班
“姚老師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是我們的榜樣和目標。”已經是大四師兄的周冬說,這個說話有條不紊的小伙子因2008年獲得國際信息學競賽第三名進入姚班,并成為首批參加姚班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的交換學習項目的兩人之一。今年10月他作為中國學生代表參加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舉辦的第23屆操作系統原理會議(SOSP),這是國際操作系統領域的頂級會議,周冬作為第三作者的論文成為今年SOSP2011錄取的28篇論文之一,此前還未有國內作者的論文被大會接受。
周冬并不是個例。在姚班里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和他同樣優秀的學生。姚班每年僅從全國招生30人左右,全部來自奧賽金牌選手及各省高考文理三甲。優質的生源、中外名校聯合師資,加上就讀期間研究與創新成果高產的“傳統”,讓這個已經聲名鵲起的“清華第一班”更被外界譽為計算機領域的“中國第一班”。“當年選擇姚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姚班是最好的。”大三的賈志豪說,他在高二即獲得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被同學們笑稱為“和他這種人學習很有壓力”的他最近已經開始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
同樣獲得國際信息學校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吳翼看起來有些靦腆,卻是那種一開口語出驚人的選手,今年大二的他從小因為喜歡計算機一直在走競賽這條路:“從初中開始就參加各種競賽,不到高二就獲得了保送資格。保送以后,覺得如果停下來閑著人生就太無聊了,于是就繼續參加各種競賽,還拿了國際的獎。我很喜歡那種挑戰難題、解決難題的感覺。”
這些年輕人仿佛源自基因、與生俱來的挑戰渴望,在姚班的課堂上瞬間又被放大了好幾倍。“姚班沒有通常意義的課后練習或是作業。比如姚老的課,他可能半個月、一個月才會留一次作業,但是都是非常非常難的題目。”聽到這些以挑戰難題為樂的年輕人說出“非常非常難”這幾個字,突然讓人有一種替他們擔心的感覺,“這些題目絕對超過了講課的內容,不懂的東西就要靠自己去學習和理解。很多時候要大家一起討論,花很多精力在上面,才有可能做出來。不過每次化解問題,被姚老夸Smart,就會非常開心。”
迫不及待成長
“這次要挑戰的是百度為你們設計的課題,這些課題都是產業前沿,不但沒有正確答案,可能連參照指導都沒有,你們怎么看?”
對于這個問題,周冬的回答很干脆:“我們喜歡這樣的挑戰。越是困難、越是沒有成功先例的課題,越會激起我們的興趣。”
此次百度技術部門為“姚班”學生設計四大實踐課題:互聯網資源結構研究、x86架構高性能報文處理、海量數據信息處理及在查詢意圖匹配方面的應用、圖像內容分析及在圖像搜索中的應用,這些都是百度在發展中所遇到實際問題,一旦得以解決,不僅能讓以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更加高效和精準地服務用戶,還能促進大規模服務平臺的資源利用得到提升,從而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增值,最大程度回饋社會。
“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賈志豪的聲音中帶著興奮。“百度在中文搜索領域是一哥,這么大的平臺,這么大的數據量,而且開放出來的是完整的問題,不是什么零星的技術細節。這樣的研究對象太難得了。”
當知道百度還會為課題研究配備專家指導,并在未來開放云計算平臺,甚至會在第一時間把研究成果應用于實際產品和服務,賈志豪更是毫不掩飾自己的期待:“如果真的能這樣,那就太牛了!”
而被問及“對互聯網,對百度的搜索有多少了解”時,幾個大男孩都笑得格外陽光。吳翼參加過兩年百度之星大賽,鉆研信息領域的賈志豪高中時就是李彥宏的粉絲,“他創百度的時候就在搜索引擎領域是世界的前三,而且非常高瞻遠矚,能夠預見到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未來走向。”
周冬對李彥宏更為熟悉——“我見過李彥宏3次了。”周冬說:“在我眼里,姚老師和李彥宏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做事都非常專注,一個是學術界,一個是工業界,但這種朝目標不斷奮斗的精神是一樣的。”
“這么復雜的實際問題將會和以往競賽里、課堂上碰到的問題有很大區別,你們有信心嗎?”對此,周冬再次展現出他的陽光笑容:“我們都有點等不及,希望現在就開始動手。”吳翼的回答很平靜,但是充滿力量:“我相信我們會給出讓大家滿意的答卷。我們也想像李彥宏一樣,證明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從來不比國外的差!”
<推薦閱讀
愛幫網聲明:法院判宋中杰等侵犯商業秘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聯手清華培育創新人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ehui/20111223/2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