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大中華區首席法律顧問關挺立 (Tim Cranton)
新浪科技訊 3月12日上午消息,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以“消費與安全”為主題,引發對消費者安全話題的關注。微軟中國近期進行了一項針對盜版軟件與惡意軟件感染關聯的研究。研究顯示,街頭和在線盜版軟件產品惡意軟件感染率為80%。
微軟數字安全中心(Microsoft Digital Security Lab)針對市場上流行和執法行動查獲的盜版軟件為樣本,揭示了惡意軟件感染問題的嚴重性和盜版Microsoft產品中潛在的安全問題。
研究結果表明:
• 幾乎所有盜版產品都存在安全隱患,如自動關閉UAC(用戶賬戶控制),更改Windows防火墻規則,阻止Windows更新,禁用Windows Defender(Windows防衛者);
• 惡意軟件主要以特洛伊木馬、間諜軟件、后門程序和流氓軟件形式存在。其中,流氓軟件可能會篡改瀏覽器默認主頁或收藏夾內的網站鏈接,并將其用作潛在的路過式下載站點或僵尸網絡控制站點;
• 80%從盜版網站下載的低端盜版產品存在與中國、美國和臺灣地區可疑網站連接的未知風險;
• 惡意軟件可能將瀏覽器主頁篡改,危害網絡安全;禁用Windows 更新和防火墻等安全功能,增加惡意軟件攻擊的風險;還可能增加消費者網上購物和網上銀行的風險;
• 網絡盜版軟件站點泛濫的誘因之一是網站所有者通過引誘用戶訪問網站,增加訪問量,賺取廣告收入。
“鑒于惡意軟件的復雜性和迷惑性,消費者必須意識到保護自身權益的必要性,了解簡便有效的保護電腦和個人隱私的方法。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夕,我們再次呼吁廣大消費者使用正版軟件,抵制盜版軟件,“微軟大中華區首席法律顧問關挺立 (Tim Cranton) 說,“微軟一直致力于保護我們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免受盜版軟件的侵害,通過與政府、執法機構合作減少非法軟件帶來的風險,為誠實守信的經營者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在本次研究中,微軟數字安全實驗室共檢查了330余張盜版光盤,其中包括116張執法行動中查獲的光盤。這些行動包括公安部打擊知識產權犯罪之“亮劍”行動中督辦的案件,如上海瑞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蘿卜花園“) 、湖北哦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豬豬貓”等網絡傳播盜版微軟軟件案,以及深圳劉世民、熊大林、龐斌和北京商亞軍等四個團伙銷售假冒軟件案等。
此外,在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微軟也為個人用戶總結了諸如如何安全使用社交網站、建立正面的網絡聲譽等實用網絡安全小貼士, 呼吁消費者拒絕盜版、遠離惡意軟件、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推薦閱讀
網易科技訊 3月12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此前與中國電信達成iPhone經銷協議,但由于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已達蘋果的3倍,蘋果達成該項協議也許為時已晚。 中國電信上周開始銷售iPhone。蘋果正試圖擴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稱非正版軟件惡意軟件感染率為80%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0312/3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