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4月24日消息,根據愛立信消費者研究室《新興應用文化》報告顯示,除了希望更好或更快地上網,消費者購買智能手機的另一大動因是希望連接移動應用。
該報告由愛立信消費者研究室對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等高增長市場開展調研后發布。該報告還顯示,智能手機新老用戶使用應用的程度相同。此外,接受調查的智能手機用戶中,69%的用戶每天都利用移動應用上網,20%的用戶每天使用數據密集型業務,如視頻、電視、地圖或導航等應用。
對于近期購買智能手機的消費者來說,最受歡迎的前十大活動依次為:地址簽到、地圖導航或查詢實時交通信息、觀看網絡電視、看電影、玩網游、觀看流媒體視頻、在社交網站上玩游戲、觀看實時新聞、使用推特,以及閱讀/撰寫博客。
對于消費者而言,保持連網以及工具和服務的可用性至關重要。對他們來說,使用智能手機基本上就意味著使用應用。不過,上述三個市場的消費者對移動應用的使用存在一定差異。相比社交媒體應用和游戲,印度的智能手機用戶更喜歡下載個性化應用,如屏保、實時壁紙/主題以及第三方瀏覽器。而俄羅斯的智能手機用戶更關注實用性,傾向于使用那些有助于日常生活的應用,如導航地圖、購物對比、條碼掃描、翻譯、詞典等,巴西的智能手機用戶則習慣于利用各種應用來增強社會交往。
愛立信消費者研究室高級專家Jasmeet Singh Sethi表示:“在這些高增長市場出現的應用文化,與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呈現的趨勢十分類似。移動應用已不再是先鋒玩家們的專利。盡管智能手機老用戶比新用戶更頻繁地使用應用,但新用戶一接觸智能手機,便開始購買細分化的特定應用,比如約會服務和價格比較。新用戶對這些特定應用的使用程度與老用戶幾乎一樣高。”
與成熟市場相比,高增長市場在應用的使用上呈現出一些差異。五分之二的用戶很少或者從未訪問官方應用市場,而是直接從第三方網站和論壇上下載應用。接近一半的用戶首先將應用下載到個人電腦上,然后再同步到智能手機上,以節省數據流量、避免超過流量限制。
從應用的日常使用來看,49%的受訪者利用應用進行社交,39%用于聊天,31%用于查天氣預報,26%用于看新聞,20%用于地圖、GPS和導航,12%用于查看時刻表和交通狀況
Sethi指出,“這些數字表明,消費者對那些能夠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并與城市環境中的人、地點和事物進行互動的應用很感興趣。我們相信,智能手機及其應用將極大地改變高增長市場居民的生活方式,伴隨他們邁入網絡社會。”
推薦閱讀
4月24日,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發布了《2012Q1中國手機安全市場季度監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在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安全市場主要產品市場份額情況方面,36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愛立信消費者研報稱LBS類應用最受歡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0424/5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