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來源:易觀國際 易觀智庫
當第三方支付概念在中國市場出現時,恐怕沒有人能夠想象它會給電子商務以及相關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假如以2004年支付寶成立為起點,在十年不到的時間內,第三方支付工具支撐起了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世界。不僅如此,因電子商務而誕生的這一支付工具還儼然具備了獨立為王的氣質——我們已經不可否認,第三方支付工具現有的影響力已超越電子商務的界限,開始滲透到普通用戶更細微的日常生活之中。
或許,在人類的商業歷史中,只有早期銀行的影響力能夠與目前第三方支付工具對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影響相媲美。
應運而生
支付寶的誕生非常具有偶然性。
淘寶網在2003年5月成立之后,其力推的電子商務概念幾乎立刻就遇到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在互聯網上買家和賣家相互都不認識,怎么付款?買家在付款之后,怎樣確保賣家能夠提供有效的售后服務?
為此,淘寶網開始嘗試搭建一個“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也就是支付寶最初的雛形。這一模式的特點是:買家在確認下單之后,將貨款打至支付寶賬戶;支付寶在收到買家貨款之后,通知賣方發貨;買家在收到賣方貨品之后確認無誤,通知支付寶向賣方付款。
這樣一來,電子商務中因為地域和時空而割裂的現金流和物流交換,通過這一簡單的支付模式而達到統一。買方不用擔心賣方收款而不發貨,網上購物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釋放;而賣方也不用擔心發貨無法回款,其資金周轉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顯著地降低了隱形的交易成本。基于這一獨創的網絡支付模式,淘寶網自2003年年誕生之后迅速增長,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迅速超越由eBay投資的易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第一網站。
實際上,中國市場上后續崛起的一系列電子商務平臺——QQ商城、京東商城等,其支付模式基本上沿用了支付寶所創設的“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比如騰訊2005年在QQ商城中推出的財付通業務,也是通過QQ錢包作為賬戶,財付通作為擔保方來完成整個交易的資金劃撥過程;京東商城則一度直接采用支付寶作為其網絡支付的標準方式。
得益于這一簡單有效的支付方式,國內的電子商務市場在2003年啟動之后開始迅速膨脹。僅以支付寶為例,截至2011年9月支付寶注冊用戶已經突破6億,日均交易額超過30億元,日交易筆數超過1100萬筆。與之對應的淘寶網,截至2009年底的數據顯示,淘寶網擁有1.7億注冊會員,2009年的全年交易額達到2083億元,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圈。
獨立圖變
雖然因電子商務而生,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路徑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局限。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自2004年12月淘寶將支付寶獨立之后,包括后續成立的各類第三方支付平臺獨立化運作的趨勢非常明顯。這一布局的好處在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依托互聯網絡衍生到更廣泛的支付領域中去,進而拓寬其用戶體驗并增強用戶粘性。
很簡單的例子是,在不用支付寶進行網絡購物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它來進行手機充值?或者如果你不愿意去銀行排隊,能否直接用支付寶給親友匯款呢?假如不能直接匯款,那能否在家里直接用網絡支付平臺為自己的信用卡還款呢?這些需求,只有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才能滿足。因為在這一模式下,它已經更進一步切入了社會資金流的鏈條當中,并開始有脫離最初的電子商務背景,轉而進入純支付領域的勢頭。
這并非不可能。但其中存在的問題是,假如我們都用上了第三方支付工具,那還需要銀行么?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商業銀行相互聯結而成的獨立網絡,成為社會資金劃撥的封閉系統。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之間的相互聯結也已經突破傳統的電纜網絡,轉而成為互聯網的一部分。即便銀行之間的網絡仍然獨立,但商業銀行卻是可以通過互聯網與自身的客戶實現沒有時空和距離的聯系。
實際上,商業銀行也已經在嘗試通過互聯網絡給客戶更加便捷的支付體驗。但銀行的致命缺陷在于,各自不同的銀行所提供的網上銀行服務千差萬別。很顯然,一個統一的界面為客戶提供一致的服務體驗至關重要。
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可能成為這一需求的滿足者。實際上近年來不斷涌現的各種電子商務聯名卡,就已經可以看出銀行對電子商務所聚攏的龐大用戶群傾心不已。從去年起在市場涌現的“快捷支付”概念,更是商業銀行主動適應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體驗所做出的讓步。
“未來隨著強勢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有可能出現這一支付平臺壟斷客戶群的狀況。在這種模式下,各家商業銀行的網銀品牌都會弱化,客戶核心的支付體驗都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完成。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會積累大量的核心客戶數據,從而完全改變目前‘第三方支付提供通道,銀行掌控核心客戶數據’的合作模式。”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網銀高層人士對此頗為擔憂。
納入監管
既然切入純支付領域的勢頭不可阻擋,那么如何將其規范并納入監管就變得順理成章。
在經過數年醞釀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在2011年正式開始向符合資質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發放牌照。而與之對應的是,持牌企業須定期將支付規模等相關數據上報,以確保央行對這一領域內的資金流動有及時掌控。
如果數據不上報,可能發生的風險就類似于在全球性反洗錢機構成立之前所面對的情況。作為支付行業的新興力量,第三方支付顯然也不可避免地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比如在預付卡領域,如果不采用實名登記,如何確認這筆資金來源合法且去向合法呢?這些,都是第三方支付平臺所不能回避的問題癥結。
而在另一端,即便目前中國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非常之高,但坐擁海量客戶群體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顯然已經具備與任何一家銀行掰手腕的實力。以支付寶達到6億的注冊用戶、突破30億元的日均交易額而論,假如其未來能夠獲得金融牌照,其想象空間會有多大?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5月17日上午消息,自去年5月17日中國移動推出全網統一的全球通統一套餐以后,一年來,已有4625萬戶用戶辦理此款套餐,月活躍用戶達3542萬。 去年,中國移動推出全球通套餐,實現了長市漫資費統一、全國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坐擁海量客戶 第三方支付小路變高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0120517/6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