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本周,中國股市熔斷機制的啟動,令A股深感水土不服。而誰又能想到,人民幣在新年來臨后同樣“怪相叢生”。周二(1月5日)是人民幣夜盤啟動的第二日,然而在岸和離岸價格在過往常規收盤節點過后再度出現了異動,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65,日內跌逾200點;兩地匯差達到1280點。
可以說,夜盤的啟動非但沒有像多少業內人士事先期待的那樣縮減境內外價差,反而成為了人民幣暴跌的一處關鍵啟動窗口,與熔斷機制之于A股的反應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那么,人民幣在2016年迄今,究竟有哪些與過往不一樣的新特征呢?對此,金匯財經就近兩日行情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①夜盤一啟動人民幣就現異樣!
近兩日人民幣在北京時間16:30的夜盤啟動前后,幾乎“判若兩人”。周二(1月5日)16:30之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快速下跌逾30點。離岸人民幣跌逾70個點。而周一(1月4日)的這一時刻更是出現了逾百點的跌幅。這一點在長時間內保持平穩的在岸價格上面,反映的更為明顯。
在岸人民幣連續兩日在16:30后出現跳動:
為何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現?目前市場初步分析原因有兩點:首先是此時做空更為容易。一位因未被授權公開評論匯市而不愿具名的中資行交易員對彭博表示,北京時間16:30之后,市場流動性變差,且日間持續出現的中資大行美元賣盤于16點前后明顯減少,致使購匯需求釋放,推動人民幣快速走貶。
根據央行此前表示,夜間交易的流動性相對較差,可能使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匯率容易失真甚至有被操縱的可能。
而此外,有分析也認為這可能是中國央行有意為之進行測試。德國商業銀行在今天的報告中表示,鑒于在岸市場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監管,在岸人民幣匯率在夜盤交易中大幅震蕩預示中國可能在測試市場對人民幣加速貶值的反應。
②在岸價與中間價呈現新背離
你是否留意到,在夜盤啟動后,人民幣開盤后的在岸價與中間價,如今也正呈現出了新的變化?按照811匯改以來的新方案,做市商基本都會參考前一日人民幣收盤價的表現為次日中間價報價,這本身意味著人民幣中間價與前一日收盤價的差距不會太大。
然而,如今夜盤啟動后的人民幣表現,顯然已今非昔比。由于當前中國央行依然用16:30的詢價成交價作為收盤價,這就意味著無論你夜盤價格如何劇烈動蕩,次日的中間價仍將回到前日16:30附近的水平。而期間的巨大價差,則可能會在在岸開盤時出現修正。
以日內的價格為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周二調降137個基點,報6.5169元。而美元兌人民幣周一收盤(16:30)報6.5172,兩者差距不大。但人民幣周一夜盤的收盤價卻低至6.5338!
中間價續創逾四年半新低:
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岸人民幣今日的開盤價則為6.5250。這個價格較前一日的收盤價和當天的中間價高了近100點,但較前一日夜盤的收盤價卻低了近100點。
這是否證明了夜盤價晚上忙活半天,其實只是白忙活呢?當然,如今夜盤啟動才僅有兩天不到的時間,因此未來這方面的價差變化,仍需有更多的范本數據以觀察!
③無論白盤夜盤,價差不減反增
最后,我們來談一談價差!周二人民幣兩地價差突破1200點,為去年8月匯改以來最高水平。而其實可以發現,無論是在白盤還是夜盤中,這個價差都在明顯擴大,這與市場此前期望的夜盤推出以縮減價差的愿望截然相反。
人民幣價差持續擴大:
從邏輯上看,常規時間(白盤)這一價差的擴大其實并不出人意料。日內又有外媒爆料,中國央行正在在岸市場干預人民幣。華爾街日報就稱,中國央行入市干預以提振人民幣,干預匯市的部分原因在于提振股市。
三位銀行交易員表示,看到多數時間至少兩家中資大行在6.52元附近持續報賣美元,支撐人民幣匯率。隨后兩岸價差擴大至逾1200點,為“新匯改”以來最大。在岸價得到了央媽的支持,離岸價卻仍下跌不止,那么兩岸價差擴大自然而然就順利成章。
而在夜盤方面,價差的擴大就如同我們上面提到的數據一樣,離岸價的下跌速度要快于在岸價格,因此顯然也未能做到縮減兩地價差的重任。
放眼后市,人民幣進一步貶值風險已明顯上升
投行中金公司周二發布研報指出,2016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16:30收盤后仍繼續下跌,而新年伊始個人集中購匯、經濟疲軟,股市大跌以及離岸市場大幅下挫等多因素疊加,至人民幣首日下挫。人民幣近期進一步貶值的風險顯著上升,而其調整幅度仍取決于匯率政策的后續走向。
中金并預計,政策不確定性抬高風險溢價,使人民幣短期承壓。“人民幣匯率彈性”已成為新的不確定性的重要來源,而非抵御外部沖擊的緩沖機制。
中金總結了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了人民幣新年以來的下挫:
個人集中購匯:隨著開年個人5萬美元年度購匯額度的更新,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下,市場對于新年是否出現個人集中購匯的情況存在諸多顧慮。現在,這種顧慮正部分轉化為現實。
經濟數據疲弱:12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報49.7,低于市場預期的49.8。中國經濟增長動能似乎依然疲弱,令投資者信心不足。
與股市熔斷相互影響:中國股市周一也出現大幅下跌,并觸發剛上線的熔斷機制。市場震蕩顯著地增加了市場的避險情緒,而與熔斷機制相關的一些制度設計的不足,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資本市場可投資性的疑慮。
離岸市場的反饋效應:離岸人民幣匯率往往被當作是人民幣合理的“市場價值”,盡管這種觀點頗具誤導性、忽略了央行在離岸市場的重要影響。因此,巨大的離岸在岸匯差進一步強化了人民幣的貶值預期。
政策不確定性抬高風險溢價:一系列意在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的舉措帶來了一個更加深刻又亟需回答的問題:中國將如何管控向浮動匯率機制的過渡路徑?在我們看來,匯率管理不宜采取機會主義方法。關于政策立場的有效溝通以及維護該立場的斷然措施有助于在市場波動時減少“羊群”效應,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顯然,市場目前還沒有看到這方面的具體進展。
而興業王涵認為,811匯改后,市場認為市場本身風險大于央行調控中間價的風險。但央行昨日意外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后,市場認為央行再次成為匯率風險的主要來源。雖據測算央行有足夠實力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產生,但近期央行態度的邊際變化需持續關注。
匯股聯動考驗清潔匯率意圖,央行究竟該不該干預?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監管層將在2016年減少市場干預,但人民幣大貶之際,中國股市新年亦兩度觸發熔斷機制,無疑將考驗監管層向清潔匯率靠攏的決心。
據彭博社援引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今日在外匯市場透過中資銀行干預市場,以避免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央行此舉與股票市場的大幅波動沒有關系;央行此舉是正常的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慣常操作,以前就進行過,以后還會視情況進行;央行此舉并非要有意引導人民幣匯率走高或者走低,只是避免其出現大幅波動。
有交易員指出,人民幣匯率貶值是當前股市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匯率貶值但沒有貶到位,而且貶值預期很強,就會導致人民幣資產拋售。加上人民幣資金面緊張,給市場造成恐慌,恐慌情緒在股指熔斷之后進一步加劇,推動股市進一步大跌。
中國股市滬綜指周一大幅收挫近7%,創逾四個月最大單日跌幅。滬深300指數首度觸發熔斷機制,兩市并自13:34分暫停交易至收市。分析師指出,人民幣匯率貶值及大批限售股即將解禁的擔憂,令市場信心極為疲弱,投資者集中減倉并觸發恐慌性拋盤,滬深兩市再現千股跌停。
招商銀行總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我看(長期)央行干預會越來越少...不過連著幾天這么跌的話,央媽也會出手的。”
他并認為,人民幣匯率走勢大的方向是明確的,關鍵是看跌的速度。后期可能出現階段性的快速下跌,但不會持續。實際上即使央行不出手干預,市場亦有自我調節機制,反向的獲利盤和結匯盤將會平衡市場力量,人民幣不會出現極端走勢。他強調,考慮到資金面的緊張以及春節臨近,中國可能會出現一次降準。
路透此前預期,中國央行1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降準概率則超過八成,同時1季度繼續降息降準預期仍然較高;1月資金面預期整體較為樂觀,利率債收益率繼續小幅看跌,但信用債因違約風險提升全面看空。
推薦閱讀
外匯 中國 中國央行 人民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夜盤竟成暴跌啟動窗口?盤點新年人民幣走勢“怪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