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P2P行業從業者而言,眼下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自去年年末《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P2P網貸行業也隨之掀起一輪新的整頓潮。而目前全國多個地方的專項整治已全面鋪開。行業整治的必然結果之一將是淘汰很多不合規的平臺,現在也是很多P2P平臺最慌的時刻。雖然盛夏雖至,不少互金行業從業者卻仍覺寒氣逼人。此所謂“最壞的時代”。
而“最好的時代”則來自于國家政府對于互金行業的鼓勵與支持。眾所周知,P2P行業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其也是作為發展普惠金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緩解國內5000萬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所以說,P2P也在經歷著行業最具希望的時代。
根據當前監管層對于行業的整治力度,可以想象,在行業的整頓潮過后,網貸行業的情況將與之前的魚龍混雜的現象截然不同。那么,整治后的P2P行業將會變成什么樣子的呢?18個月整改期后,P2P平臺還會剩多少?
《征求意見稿》之后,P2P行業各平臺均加快了合規化改造的步伐。對于那些未能如監管政策要求的平臺,必然會自動退出這個舞臺。
那么,哪些平臺必將退出歷史舞臺呢?
1、有資金池、自融嫌疑的平臺
資金池是促發非法集資的最大幫兇,而運用資金池的平臺必然不會采用第三方托管甚至銀行存管的制度來“作繭自縛”,以達到最容易觸碰資金的目的。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持續發展的第一要素,觸及法律底線,說查就查,多年老平臺、大平臺絕不會例外。
2、項目不靠譜的平臺
看項目靠不靠譜,關鍵看收益、保障、風控。任何資產項目都有其項目類別特定的市場收益區間,而擔保措施是否具備、抵押物是否足值則很大程度成為項目收益率的調節系數。風控決定項目是否可以上線,因此風控是平臺生存發展的根本。此外,平臺的風格和模式也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平臺的資產質量。
3、信息不透明的平臺
作為信息中介,平臺本應對投資者提供足夠透明的信息,這不僅僅包括項目信息透明,還包括自身信息的透明展示。無論互金是否處在整治時期,平臺如果連信息都不夠透明,關鍵信息遮遮掩掩,客服解答無棱兩可,那么黑中介的特征已經表露無疑。
而哪些平臺會在“大浪淘沙”中留存下來呢?對此,業內人士認為,18個月整改期之后或許只能剩下10%的P2P平臺,也就是說近90%的平臺會被淘汰。對比銀監會的數據,目前全國接近3000家的P2P平臺,到最后只能剩下兩三百家。
可以肯定的是,在剩下的平臺中,一些大型平臺利用自己的優勢將一枝獨大,占領行業內90%以上的業務,而一些稍微小一些的平臺則爭奪剩下的10%的業務。
推薦閱讀
作為6月份亞洲股市的一枚重磅炸彈,A股納入MSCI 最終結果將于6月15日揭曉,A股納入MSCI的預期尚未兌現,不少資金都已蠢蠢欲動,蓄勢待發。5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正處最壞的時代,也在最好的時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