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中國快遞協會發布《春節法定假日期間快遞服務指導規范》,要求快遞業“歇人不歇業”,春節期間快遞網點收派件服務時間總體不低于6個小時。(TechWeb配圖)
盡管國家郵政局日前頒布新規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不準停業,但奈何春節臨近,一干快遞公司仍舊悄然熄火。
南都記者昨天走訪多家快遞公司位于廣州的營業網點發現,不少快遞雖然仍開門,但已停止收件工作。網上流傳的一份春節放假時間表顯示,多數快遞企業將在1月21日至1月29日放假并停止派件業務,直到1月30日后才恢復正常營業。
受此影響,電商企業也偃旗息鼓,紛紛在網店顯要位置刊出快遞調整安排。記者登錄人氣最高的天貓商城發現,80%以上的網店要么歇業,要么春節期間僅提供順豐和EMS兩家快遞公司的配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春節“不停業”的新規幾乎名存實亡。
“順豐+EMS”獨撐市場
“公司現在基本停止了收件,尤其是省外業務,主要處理前期積壓的郵件。”一家快遞公司收件員向南都記者透露,該公司積壓在廣州分揀中心的包裹堆積如山,倉庫已經沒有立足之地,預計大部分郵件要等到春節假期過后才能安排配送。春節期間,他們的網點可能停業幾天,屆時派件業務也會停止。
南都記者從圓通快遞客服了解到,圓通對包括二三線城市在內的許多區域也停止攬件,快件大都只能寄往省內和部分沿海城市,而且“時間難以保證”。同時,為抑制郵件數量,圓通快遞已臨時提高所有快件費用,收取標準是平時的3倍。南都記者了解,一件從深圳寄往廣西的物品,平時只收15元,而春節期間則調高到45元。
受此影響,不少網店也“鳴金收鑼”。據以純在天貓的官方網店透露,1月16日-20日,該網店快遞發順豐或EMS.春節期間,則只發EMS快遞,不處理售后服務。直到1月30日該網店才恢復正常發貨。而格麗亞皮具網上專營店則表示,春節期間拍下該品牌商品的顧客,還要給出EMS和順豐郵費的差價。
在此局面下,順豐和郵政成為春節期間撐起快遞業務的兩大公司。盡管順豐在官網披露春節照常營業,但記者了解獲悉,其上門收件多收10元服務費,而且遞送時間可能延長3-7天。而部分地區EMS也不保證年前到貨。
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市場監管信息系統數據顯示,1月2日至11日,快遞單日業務量最高值為1560萬件,同比上升45%.其中,日寄發快件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廣州、杭州、北京、深圳、蘇州、金華(義烏)、東莞、嘉興和寧波;日投遞快件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蘇州、南京、東莞、溫州、無錫。
隨著春節臨近,快遞企業受到運力緊張和人手短缺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服務能力與市場需求之間矛盾更加突出。其中,攬收服務壓力較大的地區將在西北、西南、華北、華中;而投遞服務壓力較大的地區則在西北、東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
加盟體制鉆空“停業”細則
2011年12月31日,中國快遞協會發布《春節法定假日期間快遞服務指導規范》,要求快遞業“歇人不歇業”,春節期間快遞網點收派件服務時間總體不低于6個小時。這是快遞行業首次針對節假日發布服務指導規范。與此同時,國家郵政局官方網站發布了《加強旺季快遞服務督導工作的通知》,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不得擅自停止經營,否則“擅自停業將失去許可證”。
但相關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大盲點。“春節前夕商家促銷,單日業務量激增數倍達到高峰,但之后就會急速回落。如果僅為此一階段投資擴大運力并安排大量人手,其運營成本不僅攤銷較大,也很難趕上網購的放量增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況且除順豐、EMS兩家快遞企業采取直營外,國內大部分跨地企業都是采用加盟形式。這意味著快遞企業總部與各區域大部分網點不存在直接資本關系,無法用強制手段要求旗下各網點春節期間統一收件營業。
“收寄件員工很多都是外地人,一到過年都會要求回家,很難留住人。”一家快遞加盟網點的老板向記者表示,他們網點每個月利潤原來就不高,春節臨時高薪請人,寄送費價格高影響收件量,不僅成本高,而且存在一定風險。“其實,總部的分揀中心處理郵件的規模相當有限,他們也樂見我們春節歇業。”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雖然國家郵政局出臺多項措施整頓快遞市場,但目前在監管方面也缺乏一些細化的條例,如何界定“歇業”仍有疑問。比如一些快遞企業雖然宣稱有員工值班,但只是派件不收件,甚至只是接聽用戶投訴,對于這種行為監管部門要制定詳細規范。
記者了解獲悉,為應對快遞春節歇業大潮,大型網商嘗試自謀出路。1月16日晚,京東商城率先在新浪官方微博宣布,開通北京市地鐵自提點。用戶除可以選擇快遞送貨外,還可以選在最近的地鐵站進行自提,目前該服務僅限北京市地鐵5號線和10號線的共20個站點。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213/3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