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傳媒訊】 如果一個QQ,里面有幾百個QB,突然帳號丟失你會怎么辦?如果一個游戲帳號,里面有裝備,有你的心血,帳號丟失了你會怎么辦?如果你的一篇文章被人復制,而且牽扯到利益關系,你會怎么辦?一直糾結在網絡與現實中。“人不可能一直活著,死是必然的。但是我們死后我們的游戲帳號將會成為我們的遺產中的一部分。”這句話出自一個美國游戲玩家的口中,虛擬財產受保護嗎?消費者權益是不是只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保護,那些網絡上的游戲帳號,游戲幣,QB等都是財產,可是那些受到法律的正當保護嗎?(來源:鳳凰網)
隨著網絡服務的發展,網絡中逐漸衍生的虛擬財產越來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此同時,隨著虛擬財產與真實財產之間的交易日益增多,侵害消費者虛擬財產的案件相繼曝光。而在網絡虛擬財產受侵害的事件中,多數玩家都是因網絡游戲的帳號密碼被盜取而眼睜睜地看著虛擬財產被轉移。經過完全統計,2010年3月-2011年3月,中國電子商會官方投訴網站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共接到網絡游戲的投訴106140宗,比2009年的83646宗上升了26.89%。這說明消費者已然對“虛擬財產”保護提出了明確的需求。
那么,“虛擬財產”保護在現行國家監管機制下,能如同衣食住行類消費權益保護般如魚得水嗎?其實并不難。網絡實名制就是一個好方法。事實上,目前很多網站都在推行實名制,許多游戲網站有防沉迷系統,需要提交身份證等證件,這也足以說明,不少網絡服務運營商已經具備保護消費者“虛擬財產”的意識。然而,更多網絡服務運營商則鉆了法律的漏洞,將責任轉嫁給消費者。
據《深圳商報》報道,家住沙頭角的黃先生通過5173網站購買了騰訊公司運營游戲《地下城與勇士》的一個賬號,通過網銀匯款1800元。次日他又在該網站上花費300元為所購買的賬號添置虛擬裝備。然而,幾天后,當黃先生用買來的極品賬號在網上奮戰時,突然賬號掉線了,而當他再次登錄游戲時出現密碼錯誤提示。在黃先生到5173網站投訴后,對方卻推卸稱賣家的電話打不通,他們會把賣家賬號記錄信用污點。而找騰訊客服時,卻得到“買賣賬號屬私下交易,不受騰訊保護”的答復,無奈之下的黃先生選擇了報警。從法律層面來說,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界定,以及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定罪量刑,我國法律在制訂上尚有不足。這無疑已經成為消費者“虛擬財產”保護的絆腳石。而這層法律空洞正為網絡服務運營商推卸責任提供了便利。
保護虛擬財產無疑已經成為主旋律。電子消費玩家的申訴與日俱增,然而,無論是從網絡服務運營商的責任轉嫁還是監管的缺位,讓這場保護虛擬財產之戰看上去更像是一場由電子消費玩家自導自演的獨角戲�,F階段的電子消費玩家該如何保護自我虛擬財產?ebdoor質量報告評論員吳晴芬認為,與其寄希望于網絡服務運營商或者國家監管、法制,還不如加強自身認知,自覺主動地規避虛擬財產風險。(文/吳晴芬 一比多質量報告頻道 http://qualityreport.ebdoor.com/)
推薦閱讀
【樂購傳媒訊截稿人民網四川頻道】這是今天看的第6個地方了, 四川 大學應屆畢業生余剛搖搖頭,將剛剛看過的房子從寫滿了房源的本子上劃掉。 據本網了解,像余剛一樣遲遲找不到稱心房子的2011年應屆畢業生不在少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如何保護我們的虛擬財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617/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