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毫升裝百事可樂的瓶蓋上標有相關兌獎信息。 記者黃中明 攝
“打開一瓶6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我發現瓶蓋內寫有‘贈飲’字樣,用瓶蓋可兌一瓶5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飲料。為此,我跑了七八個商店,根本就找不到這種500毫升裝的!”連日來,有消費者發現,百事可樂目前正在舉行的“渴望揭蓋贏”有獎促銷活動中,“贈飲”獎品有“空頭支票”之嫌。
6月20日,記者走訪了濟南部分商場超市,發現均無出售500毫升裝百事可樂的。對此,濟南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表示,5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在濟南的確還未上市。對于百事可樂來說,有獎促銷可信度遭質疑已并非首次。
無處兌獎:消費者自稱被忽悠
近日,市民晏先生在商店購買了一瓶6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飲料,打開后發現瓶蓋內側標有“贈飲”字樣。根據百事可樂公司的“渴望揭蓋贏”有獎促銷活動規則,他可以拿該瓶蓋去換一瓶500毫升的百事可樂飲料。
然而,晏先生一連找了多家經銷商,對方均不給兌獎,并稱現在濟南市面上還沒有5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500毫升裝的飲料還沒上市,為何就拿來做有獎促銷的贈品?”晏先生稱。
走訪市場:找不到500毫升裝的贈飲
記者通過一瓶6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飲料瓶外包裝看到,百事可樂公司正在進行“渴望揭蓋贏”促銷活動,兌獎時間從2011年3月15日開始,截止到2011年7月15日。獎項的第二條規定:瓶蓋內印“贈飲”,即獲百事可樂500毫升一瓶,共135萬名,中獎率約3%。
20日,記者一連走訪了10處經銷商,對方均稱對百事可樂這一“渴望揭蓋贏”有獎促銷活動并不知情,他們現在不銷售500毫升裝的百事可樂,因而也不提供瓶蓋兌換贈飲的服務。
有經銷商表示,近幾個月來,的確有消費者拿著印有“贈飲”的瓶蓋來兌獎,但最后掃興而歸。
求證廠商:還沒賣過500毫升裝的
20日下午3點,記者先后10次致電百事可樂“兌獎零售店咨詢熱線”,一直無人接聽。最終,濟南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500毫升裝的飲料,在濟南的確還沒有上市。
被問及消費者手中印有“贈飲”的瓶蓋該如何兌獎時,對方留下了記者的手機號,稱咨詢后給予回復,但截至當天下午6點30分記者發稿時,對方尚未回復。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濟南外,北京等地的消費者也對百事可樂的“渴望揭蓋贏”有獎促銷活動提出質疑。百事可樂北京方面曾表示:“百事可樂600毫升裝飲料就要上市,在這之前,會為消費者兌換600毫升裝的,但只有指定網點才能提供贈飲的兌換,消費者可以撥打瓶子上的兌獎熱線,工作人員會提供距離最近的兌獎點。”
接連遭疑:“瓶蓋門”后又增“贈飲門”
有獎促銷活動可信度遭遇質疑,對于百事可樂來說已不是第一次了。2010年世界杯期間,不少消費者在百事可樂發起“揭蓋勁贏”促銷活動中,無法找到印有“冠軍”的瓶蓋,難以獲得關鍵獎項,百事可樂一度遭遇信任危機。孰料不到一年時間內,“瓶蓋門”風波尚未完全過去又遭遇“贈飲門”。
對此,《新世紀營銷策略》作者、營銷界學者林建認為,有獎促銷是把“雙刃劍”,類似“再來一瓶”、“開蓋贈飲”等促銷方案,在短時期內會大大拉升產品的銷量,但隨著眾多未中獎者的失望及質疑情緒的凸顯,會給品牌的美譽度帶來損害。
他認為,若消除有獎促銷“雙刃劍”的負面效應,有獎促銷活動的設計還需更加完善。例如獎品的投放需要有第三方全程監督,中獎者的名單及相關個人信息需要公布(在活動規則上注明,消費者若領獎需要接受公布名單的條件),向社會滾動發布活動的進展細節等等。
推薦閱讀
旅行時突發重病,花費20000余歐元,回國按照境外醫療險單向保險公司索要賠付時,卻被告知只能參照國內治療標準賠付,中間十幾萬元人民幣的差額只能自己承擔,市民杜先生因此質疑該保單的規定屬于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條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621/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