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產業化現在不太聽見有人提起了,主要是自從有了這個名詞以來,教育水平沒見多少提高,產業化卻是如火如荼,而產業化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收錢多了、學生水了,所以后來這事兒就沒多少人說了,反正學費也漲上去了,擴招也完成了,好多�?茖W校也升級成了綜合大學。泡沫吹起來就行。
其實所謂教育產業化不能說是真的產業化,而應該叫做“壟斷教育產業化”,因為國家壟斷了所有考試與發放文憑的權力,然后用產業化包裝成市場行為,基本算是中石油、中石化的另外一個變種,是教育權壟斷后高價出售的產物。這種事情也算是見怪不怪了,只是奇怪在這種狀態下好多學校都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掛在嘴上,也算是奇事一樁。
這種狀態在南科大籌建的時候開始有了變化,而最近的變化讓人更是覺得有希望。
南科大全稱是“南方科技大學”,是一家從理論上來說真正進行教育改革的高校,籌建至今都沒有獲得國家許可的招生資格,也就是說他們不能進入到現行高考體系當中招收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道算是沖冠一怒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南科大宣布自主招生、自授文憑,而且真的招到了45個學生。而教育部的發言人則放出話來,說是“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堅持依法辦學,要遵循國家基本的教育制度。”
有意思的是,堅持依法辦學這件事當中的“依法”二字不知道到底應該對誰說。南科大的主管是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朱清時先生,他想必是依法走足了所有手續,教育部最該干的就是“依法”給予南科大招生、發放文憑的權力,在這方面不能依法而行,反而讓別人不知道該依靠何種法律,法律還真的成了擋箭牌了。
但南科大讓人佩服的這點在于,該校這45位學生并未屈從于教育部的號召,納入到體系當中去參加高考,而是發布聲明說不參加了。這意味著,他們主動把自己的命運與南科大這么一所可能發不出國家承認的正式文憑的學校綁在了一起。這也難怪朱清時先生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這45個青年拿他們一生的前途來參加我們的教改實驗。
說起來到底誰是真正的教育產業化?南科大看著倒是比較像。沒有通過所謂“正常”的招生手續,最后有可能只有他們自己頒發的學位證書,然后讓市場去評判他們的學生是不是合格。一個好學校最大的成果除了學術之外,無非就是減少市場的交易成本,讓用人單位覺得這個學校出來的學生是有水平的,這點并非只有國家認可的學位證書才能做到,南科大做好了,它的證書一定也會值錢。
個人以為,一個國家最基本的教育制度有兩個,一個是保證基本的教育權利得到實現,比如說9年義務教育制度能貫徹實行,別把這個義務變成家長的義務,也別用各種手段阻礙孩子上學,就像阻礙那些農民工的子女一樣。另外一個是保證給予有志于辦學的機構足夠的自由,讓他們能自由地發揮自己所長,像南科大一樣去掉行政化的管理,真正走教授治校、社會認可之路。在此期間,說不得也會出現唐駿母校——西太平洋大學——那樣的野雞大學,但也會出現真正的大學,如哈佛、耶魯,誰能說過了20年之后,南科大就不會成為加州理工學院那樣的學校呢?這是一個真正市場選擇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依什么樣的法,我們的大學里也只能多幾座真維斯教學樓了。
推薦閱讀
近日,同仁堂加盟店北京同仁堂南城天匯旅游藥店及其店中店漢慈中醫院被曝違規向外籍游客銷售高價藥品。昨日,北京同仁堂集團向社會致歉,表示問題藥店已被停業整頓,漢慈中醫院已被立案調查。(人民網) 北京同仁堂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依法”辦學依什么“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628/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