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照明公司的“風波”又有新進展。昨日多位雷士照明公司人士表示,由于供應商及經銷商此前包括讓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回歸等訴求未獲得滿足,目前已有近九成的供應商已經停止向雷士照明供貨。與此同時,傳出部分雷士高管已準備離職。
供應商致函稱“非常失望”
昨日,雷士照明副總裁徐風云和雷士發言人石勇軍均對記者表示,確實有部分供應商停止向雷士供貨。徐風云介紹,采購中心給雷士所有高管發了郵件,郵件顯示,80%-90%的供應商已經停止向雷士供貨。
徐風云向記者提供了多份公司供應商發給雷士照明的文件。其中,重慶兩江包裝有限公司在給雷士照明的聯絡函里表示,董事會曾經承諾8月1日對供應商、經銷商和員工提出的吳長江回歸等訴求予以回應,但直到今天8月10日,董事會仍未答應吳長江回歸。“我們非常失望”。
重慶雷寶商貿有限公司在給雷士的信中表示,雷士至今未給他們答復,“我們嚴重質疑貴司的誠信,至此擔憂在今后的合作中企業契約猶如白紙。”
金煜包裝材料廠則表示,雷士“董事會局勢動蕩,生產訂單及貨款支付極不正常。”因此公司決定不再接單,停供貨,并要求雷士將所有貨款在三天內結清。
多方要求吳長江回歸
此前,雷士照明供銷商以及員工采取了停工的方式對雷士照明董事會施壓,要求雷士照明創始人吳長江回歸。有消息稱,雷士照明現任董事長閻焱此前承諾將在8月10日對經銷商、員工的訴求予以回應。
目前該時間節點已經過去,但對于吳長江的回歸,石勇軍表示,至今未得到其回歸的消息。徐風云也表示,不知道吳長江何時回歸。
8月9日,雷士照明董事長閻焱在“一財創業者和投資者沙龍”的間隙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們提出來要8月10日答復,但作為上市公司要按照聯交所的規定辦,聯交所同意公告我們就給答復,董事會正在等待香港聯交所的通知。”
對于吳長江的回歸,閻焱稱必須解釋清楚被調查事件,處理好所有不被允許的關聯交易,嚴格遵守董事會決議。之前提出的這三個條件沒有改變也不可以改變,改了就不叫上市公司了。
閻焱在論壇上表述投資人與創業者的關系時稱,創業者與投資者在根本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但有時也會存在沖突,沖突的出現和解決是一個創業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保證企業不犯大錯。
傳部分高管準備離職
此外,昨日石勇軍還向記者確認,確實有高管準備離職。徐風云也表示,已經聽說有些高管準備離職,但不方便透露名字和具體職位。至于他自己是否有辭職打算,他拒絕透露。
至于雷士接下來將怎么辦,石勇軍稱這由董事會來決定,暫不清楚下一步的打算。徐風云則表示,對公司的前景“很悲觀。現在這個情況很亂,董事會已經不把公司當回事兒了。”對于閻焱,他表示,閻焱目前是他的老板,不便評論。
石勇軍和徐風云均表示,目前還不知道公司庫存原材料有多少,能夠維持幾天。 新京報記者劉蘭蘭李蕾
雷士風波大事記
5月25日雷士照明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吳長江因個人原因已辭任公司一切職務。公司的非執行董事、賽富亞洲基金創始合伙人閻焱接任董事長,來自施耐德電氣的張開鵬則接任首席執行官。
5月26日雷士照明原董事長吳長江微博回應辭職事件,稱想休整一段時間,所以辭職,并不是外界猜疑的什么對賭輸了出局,也與董事間股東間沒有任何分歧矛盾。
6月14日吳長江被爆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
6月25日吳長江首度現身回應失蹤之說,承認曾協助有關部門調查,但他同時稱,“我沒有問題也不怕調查。”吳長江還表示“我想做第一大股東”。
7月初吳長江表達希望回到“雷士照明”。閻焱則稱吳長江完全可以回來,只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跟股東和董事會解釋清楚被調查事件;第二,處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監管規則下不允許的關聯交易;第三是必須嚴格遵守董事會決議。
8月1日根據供應商的說法和媒體報道,閻焱在7月12日的經銷商會議上承諾8月1日前給回復,卻最終爽約。并將答復日期推到8月10日。
8月10日閻焱再次爽約,未對供應商、經銷商和管理層做出答復,部分供應商停止向雷士供貨。
■ 供應商內部信件摘要
致雷士照明有限公司采購部:
首先感謝貴司對我司的支持與配合,但今年5月份以來訂單大幅減少,為了我們長遠的合作,貴司在7月12日召開了供需高管見面會,在會上貴司董事會答應我們在8月1日前落實我們的訴求,但至今也未得到一個答復,使我方嚴重質疑貴司的誠信,至此擔憂在今后的合作中企業契約(供需合作)猶如白紙!繼續不講誠信,對此我司不得不作出以下幾點決定:
1、從即日起停止供貨
2、結清所有貨款
3、解決所有相關庫存
4、在此希望貴司尊重我們供應商的訴求,盡快給予回復!
重慶雷寶商貿有限公司
2012-8-10
■ 經銷商聲音
“雷士貨源十分緊張”
昨日,一名雷士照明的經銷商周先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還在銷售雷士照明產品,但貨源緊張。“很快雷士照明就會沒貨了。預計十天之內。”
周先生介紹,此前,雷士照明經銷商曾聯合起來欲推一個新品牌。新品牌本來準備推出來,但閻焱打了一個緩兵之計,是10號給大家一個答復,所以新品牌之事就暫緩了。但如今閻焱并未給出答復,“我們對閻焱的誠信度已經絕望了。”他表示,接下來還是會推新品牌。
至于是否有吳長江回歸消息,他認為,“已經沒有可能了。閻焱冒這么大的風險肯定是不準備讓他回來。”他稱,閻焱可能是與某些人達成協議,一旦雷士倒下,就讓別人回購。這中間有利益關系。閻焱投資雷士照明的成本早就收回去了。 新京報記者劉蘭蘭
■ 分析
雷士生產體系或將癱瘓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供應商停止供貨,雷士照明庫存最多也只能撐一兩個月,供應商停止供貨早有預兆,此前就有供應商揚言如果吳長江不回歸就斷貨。供應商這么做的目的就是逼迫外資股東放棄對雷士的控制權。
他認為,如果繼續這么下去,雷士照明的整個生產體系就會癱瘓。而這對供應商沒有實際意義,因為他們還有一些貨款沒收回。對雷士照明董事會成員來講更糟糕,雷士將成為一個空殼的爛資產。
至于雷士照明事件會以什么方式收場,梁振鵬表示,關鍵還是要看施耐德能不能想明白。(施耐德是一家專注電氣電工產品的世界500強企業。2011年入股雷士照明,成為雷士照明的第三大股東。)
梁振鵬稱,通常外資股東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值,不管誰領導,只要能讓投資增值取得收益,目的就達到了。如果施耐德想明白這個問題,不想讓公司垮掉,做出妥協和讓步,不控制整個經營體系,讓吳長江回歸董事會,則雷士照明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施耐德沒必要堅持下去。
就目前情況看,這種僵持狀況還會持續下去。伴隨著這個的是雷士高管的離職,人才的流失。 新京報記者劉蘭蘭
企業為上市勿讓權過多
針對雷士照明公司的風波,北大中國產權及PE研究中心負責人曹和平昨日表示,中國企業目前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為了快速上市、獲得第一筆上市前融資,而讓利過度。
曹和平表示,機構戰略投資人因為擔心國內民營經濟在其不控股的情況下無法掌控而要求控股,此時,如果企業急于上市,又需要人家的錢,就會在股權和回購方面處于弱勢地位,處于弱勢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雷士照明這種情況。
因此,中國企業獲得穩定的增長模式,在考慮加入機構投資人時,要計算好今天所獲得的資金與未來收益的關系,不能為了獲得資金而讓渡過多的權力。
海外機構投資人投資企業往往是為了獲得財務報酬,但是也有一部分海外投資機構選擇了有中國根底,同時也具有海外留學和從業背景的負責人,這些負責人不僅注重財務報酬,有時也有回歸創業的意愿,能高回報退出時不退出,當發現創始人有偷稅漏稅現象,或者其他有損法律的事情時,就不退了。
如果當初沒有設定針對這種情況的明確條款,企業創始人很難獲得有效保護。國內民營企業創始人在經過前期的艱苦努力獲得穩定的成長模式后,引入投資機構上市時一定要謹慎。
他認為,中國企業應當以雷士照明為教訓,中國經濟發展太快,雷士照明這種事件還會發生,但希望概率小一點。
推薦閱讀
“當前調查正在進行當中,查得很嚴格。”三星電子的在華代工廠海格國利電子(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格國利)的管理者代表伏永凱昨日(8月13日)在電話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并沒有可以對外發布的消息。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701/12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