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記者 易水寒)國家工商總局最新發布的《商標公告》讓歷時兩年的iPad商標糾紛案塵埃落定。但原商標持有人深圳唯冠卻由于暫不愿支付律師費及財務顧問費,遭到廣和律師事務所、國浩律師事務所等的集體訴訟。而導致這起糾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遠低于預期的6000萬美元賠償金額和蘋果公司的強勢處理風格。
深圳唯冠iPad商標權糾紛律師團主席、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才元說,“執業二十多年來,這是我第一次起訴自己的客戶。案子的特殊性在于,這是國內第一例破產程序以外的共益債務。唯冠拖欠的此筆律師費實際上是為唯冠全體債權人謀求利益而形成的共益債務,理應優先支付”。
今年7月2日,深圳唯冠和蘋果公司就iPad商標糾紛達成和解,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正式獲得iPad在華商標權。7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最新發布的《商標公告》顯示,iPad在大陸的商標權已經過戶給蘋果公司。
尷尬的是,在律師團贏了官司后,卻沒拿到律師費。國浩律師事務所負責該訴訟的謝湘輝律師透露,國浩曾多次要求深圳唯冠支付費用,但都遭拒絕。
公開信息顯示,律師團與深圳唯冠的風險代理合同約定,廣和團隊應獲得賠償總金額的8%,即480萬美元;國浩獲得賠償總金額的4%,即240萬美元;和君創業的收費暫時還未披露。
本報通過多方了解獲悉,iPad商標權案的律師費與唯冠之間糾紛的根本原因是蘋果公司賠償的6000萬美元遠低于當時債權人的預期。
事實上,在2010年底,和君創業總裁李肅曾聲稱蘋果iPad平板電腦侵犯了唯冠科技商標權,并向蘋果索賠100億元人民幣。在蘋果公司一審敗訴后,李肅又再次提出。
李肅表示,在法院調解過程中,蘋果公司不僅不與唯冠方正式授權代表談判,而且要求法院強令楊榮山對唯冠訴訟律師保密,不讓律師參加價格談判,所有合法授權的談判代表與委托律師至今沒有正式拿到協議文本。
聲明中,李肅還稱,正是由于中介律師不能參加談判,同時,和解協議又完全不顧商標查封現狀而生硬簽字,就迫使法院強行裁決,用6000萬美元硬性置換查封商標,使6000萬美元收入全部進入查封狀態,中介律師團自然不能依法優先受償。
推薦閱讀
這種病毒以代碼中發現的名字“高斯”命名。據卡巴斯基技術人員介紹,黑客可以借助“高斯”監視銀行交易,竊取目標電腦中電子郵件、即時聊天工具和社交網站等用戶登錄信息。 俄羅斯電腦病毒防控機構卡巴斯基實驗室9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唯冠代理律師未參與iPad商標案談判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701/12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