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絡版近日撰文稱,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和傳統PC產業模式的瓦解,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軟件和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移動設備硬件領域,試圖獲得移動平臺完整的控制權。
以下為文章概要:
提起亞馬遜、谷歌和微軟,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網站或軟件。但如今,為了實現移動領域的雄心,這些軟件巨頭們的名字和logo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硬件上。
這三大軟件巨頭如今都已不再滿足于僅僅為智能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電腦提供媒體、服務和軟件,而是要通過Nexus智能手機、Kindle Fire和Surface平板電腦,自主定義這些設備的未來。
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獲得移動領域更大的控制權和影響力。與PC時代網絡服務體驗主要受網站布局的影響不同,智能手機用戶體驗還受到了移動設備的重量、大小和設計的影響。
對于web時代的行業領導者來說,硬件的重要性曾經微不足道,因為PC已經基本上成為了標準化的商品。激烈的競爭導致制造商如惠普、戴爾和宏碁的利潤率極其微薄。
相比之下,通過橫向控制整個PC世界,微軟和英特爾攫取了PC行業的絕大部分利潤--它們提供了驅動開放web平臺的軟件和芯片,而谷歌和亞馬遜正是在這樣的開放web平臺上建立起其業務的。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傳統的模式正在瓦解。互聯網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在行業中的定位,進而重新思考對硬件的態度。
到目前為止,蘋果是唯一一家完美實現移動設備軟硬件結合的封閉模式的科技公司,其他公司則正在努力追趕。
蘋果的高利潤率同樣挑戰了硬件利潤率低的傳統觀點。在今年第一季度,蘋果的營業毛利率首次超過微軟。如今,微軟似乎也開始跟隨蘋果的模式,推出自主設計的Surface平板。分析師預計,Surface平板將定位于高端市場。
然而,與傳統硬件廠商不同的是,這些新進入者通常僅僅把自主制造和銷售設備當做一種手段。
對于微軟來說,之所以要推出基于ARM芯片和基于英特爾芯片的兩個版本的Surface平板,是因為該公司認識到必須向消費者展示Windows 8的強大之處。Windows 8可能是微軟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操作系統發布。
“對于亞馬遜來說,硬件是電子商務車輪的潤滑劑,”研究公司IHS分析師韋恩·萊姆(Wayne Lam)說。
“Kindle設備的利潤率很低。亞馬遜的設計理念是,以最低的成本制造一款產品,然后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通過消費者購買應用和內容賺取利潤,”他說。
“對于谷歌來說,進軍硬件的意義在于進入大眾市場,”Gartner消費者設備分析師卡洛琳娜·米拉內息(Carolina Milanesi)說。“谷歌通過用戶使用搜索和其他谷歌服務而獲利,因此如果消費者因為硬件所限而不能使用谷歌服務,那么谷歌的潛在營收也會受到限制。”
在智能手機方面,谷歌憑借Android操作系統獲得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但在iPad主導的平板電腦市場卻表現糟糕。這正是谷歌推出售價199美元的7英寸Nexus 7平板的動力所在。Nexus 7的功能豐富、設計精良同時價格低廉,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通過進軍硬件領域,這些互聯網公司搶占了它們先前的硬件合作伙伴的飯碗,因此難免疏遠硬件合作伙伴。全球第四大PC廠商宏碁首席執行官王振堂(J.T. Wang)上月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說,該公司請求微軟在推出Surface平板事宜上“三思”。
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地使用移動設備訪問網絡,互聯網公司進軍硬件領域之迫切已經使它們顧不得硬件合作伙伴的感受。萊姆認為,傳統的業務模式和供應鏈關系已不再適用于移動領域--如今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
“HTC和三星可能會對谷歌進入硬件領域感到非常不安,但它們又能去哪里?它們在Android上投資了如此多精力和金錢,如今已經沒有多少其他選項。”米蘭內息說。
并非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堅信它們需要獨立自主的硬件業務,有的互聯網公司會選擇與現有的硬件制造商達成某種合作伙伴關系。有關Facebook手機的傳言流傳已久,但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上月告訴分析師說,他認為Facebook推出自主品牌手機并沒有多大意義,Facebook更愿意與現有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進行更深層次地整合。
“移動大潮已經來臨,因此Facebook管理層可能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試圖尋找應對之策,但他們必須找到正確處理與運營商關系的方法,同時找到正確的業務模式,以吸引消費者,”萊姆說。
類似的,谷歌也曾與HTC和三星等硬件制造商合作生產自主品牌設備,但在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之后,外界猜測谷歌與HTC和三星等廠商的競爭將日益激烈。
此前外界曾推測,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獲得摩托羅拉的專利組合,但谷歌CEO拉里·佩吉(Larry Page)近日卻表示,“谷歌的硬件業務將參與下一代移動設備的開發。”
咨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顧問蒂姆·巴佳琳(Tim Bajarin)認為,谷歌和其他廠商將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像蘋果那樣將應用、內容服務和硬件設計整合在一起。
然而,谷歌、微軟和亞馬遜都有潛力實現類似于蘋果的整合軟件、服務和硬件的垂直模式,以獲得對設計和未來移動設備的完整控制權,咨詢公司Envisioneering Group總監理查德·多哈蒂(Richard Doherty)說。
“那將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他說。
“在未來五年間,谷歌、微軟和亞馬遜有望取代過去十年主流的硬件制造商,成為移動設備領域的巨頭。”
推薦閱讀
這則消息來自總是不靠譜的Digitimes,但是英特爾計劃在2013年給超極本增加為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的功能,因此這則消息還是可信的。如果這是真的,意味著可以為iPhone和iPad無線充電的MacBookAir將于明年年底前推出。 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軟件巨頭進軍硬件領域 爭奪移動平臺控制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701/12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