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稍微嚴重點兒,“禮”應是國人糾結的事。
若將時間往前推上百千年,那時的古人似乎對“禮”的理解會清透許多,正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簡單的一首詩為禮,賦予的情感與文化千年之后仍未散盡。而如今談到“禮”,定是要量身定制、要包裝精致、要貴……一切都被似乎這個享樂主義與拜金主義盛行的物欲社會給功利了。
所幸的是,仍有人會這樣看待:“送禮品還是要能傳遞情感和文化,這樣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禮’。”雖已是純物質時代,但對“禮”潛在情感價值與文化內涵仍然是受推崇的,畢竟“禮文化”在中國已縱橫千年。最看好的禮是每逢去德云社看郭德綱表演前,總有“綱絲”制作一些純手工類的漂亮禮物,這就是送禮很好的榜樣。
當然,親手制作或創造的禮,已在社會人際與商務交流中難成主流,“買禮送禮”才是符合時代發展與現實的要求。可問題是,既然送禮應該愈來愈講求“文化”,而在國內這灘糜爛的禮品市場,卻實在難以找到靠譜的文化禮品。你準知道腦白金、黃金搭檔之流,廣告戰略掐準了大眾的情感訴求,卻也深深的出賣了它的“禮”性價值;你也略知一些時尚奢華品牌,但凡有點文化力量的禮品,卻洋味十足且貴得讓人瞠目結舌;再退一步講國人推崇的煙、酒禮品,哪個不是舉著文化的旗號,而哪個不傷身?
在禮品市場這一系列的背景下,“文化禮品”需求是大勢所趨,誰能奪得市場先機誰就能以“禮”服人得天下。從中國傳統文化禮品的方向看,近兩年,隨著媒體關注提高、市場擴大等因素影響,紅木工藝禮品越來越被人熟知,也逐漸成為當下禮品的寵物。而中式宮廷家居企業連天紅甚是奪目,引入“文化禮品”概念,高舉著“送禮送文化,文化禮品連天紅。”這面旗子殺向整個禮品市場。有人說:“連天紅必須會贏,因為它總是能洞察到整個行業的最新趨勢,抓得住消費者的需求,吊得住消費者的胃口,更總是可以以理服人。”固然如此,也依然要拭目,連天紅的以理服人是否終能以“禮”服人。
推薦閱讀
北京昌平區達華莊園別墅小區F3業主擅自將原本兩層200多平米的別墅經多次違法擴建成四層近2000平米,原有綠地消失不見,全都變成了房子,且目前仍在違法施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連天紅,以“禮”服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802/1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