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2004年引入 “保代”制度以來,保薦代表人薪酬記錄不斷被刷新。而隨著近期曝光的一系列的“保薦糾紛”,如保薦的新股上市后業績迅速“變臉”,以及各種造假等不規范行為發生,保薦代表人——這個目前人數不及2000人的精英階層,也逐漸被大眾所關注起來。
保薦代表人——“金領中的金領”
從2004年起,我國借鑒國外的相關做法,引入“保代”制度,希望通過公司的持續性輔導監督,提高項目投資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這樣一來,保薦代表人也在中國生根發芽。
目前,我國共有保薦機構73家,保薦代表人1804人,未注冊保薦代表人近1000人。根據規定,保薦代表人是中國股票發行市場的負有保薦責任的個人。在中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及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均需要2個保薦代表人在項目文件上簽字,才有資格向證監會報送發行申報文件。
由于制度上的強制性和監管的必要性,賦予了保薦代表人高度稀缺的簽字權。一家公司要上市,除了要請保薦機構——券商進行上市輔導外,還必須請保薦代表。如果沒有保薦人最后在項目上的簽字,即便是保薦機構同意,公司上市也沒戲。這樣一來,造成了這些保薦代表人工資很高,最高年薪可達幾百萬;同時,很多投行、券商都需要“搶”他們來“撐門面”,保薦代表人成為了搶手的職業。
正是由于人才資源的“緊缺”,券商保薦代表人也被譽為“金領中的金領”,成為了證券市場里最為風光的角色。同時,保薦代表人在各大券商間的流動性非常強,跳槽情況十分普遍。另外,考通教育從多家投行機構了解到,有不少保薦代表人憑借自己擁有的項目簽字權,公開跟公司談待遇,甚至直接要錢要權,這種情況在中小型投行里比較普遍。這一現象,從根本上體現了保薦代表人的現實優勢與行業背景;另一方面,這也充分說明了保薦代表人的市場稀缺性與良好的職業前景。
保薦代表人注冊難 考試通過率低
保薦代表人的“風光”也誘惑著廣大金融人士,但是,要想獲得保薦代表人的資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要想注冊成為保薦代表人,首先要在證券公司投行部門工作滿兩年以上,獲得資格參加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此外,保薦代表人還需要有3年以上的保薦相關業務經歷,包括IPO、增發、債券發行等業務方面經歷。
然而,想要順利通過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也絕非易事。據不少參加過考通教育(http://www.kaotong.cn)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的考生透露,他們中的不少人現在都有報考保薦代表人考試的意愿,但是,在保薦代表人考試“百里挑一”的現狀下,他們卻少有信心:在2010年的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中,有2944人參考,最后合格者31人,通過率僅為1.05%,這一通過率創歷史新低。
有關專家分析稱,今年的試題依舊有相關的題目,考試難度與去年持平。據了解,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指定的全套教材達13本,考試合格標準偏高,加上考生都為投資銀行相關業務的正式工作人員,因此,考生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復習備考,這樣的種種主客觀因素,造成了考試通過率極低的現狀。
但是,在巨大的現實利益面前,每年依舊有大量的投行人加入到保薦代表人的考試大軍。據悉,2011年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將于8月28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同期舉行,而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準考證打印通道也于今日(8月22日)正式開通,考生可直接登錄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進行準考證打印。這樣,在不久后,又將有一批新的投行人加入到保薦代表人這一金領行業中來。
推薦閱讀
毫無疑問,隨著3D技術以及相關行業的進一步發展,3D技術對產業發展升級作用進一步顯現,目前全球3D產業的發展,已經逐步從單品競爭的階段發展到3D技術綜合應用及整體解決方案競爭的階段。 據了解,一些主流消費電子廠>>>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822/1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