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凡客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優化財務報表,以謀求將來順利赴美上市。但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并不靠譜。雖然此前確有消息稱,凡客計劃于今年四季度開展IPO。但IPO和裁員有什么聯系呢?一個公司,一個大企業,要節約成本可以有很多種選擇,犯不著犧牲員工忠誠度吧。而且這樣大規模裁員,本身就會引發投資者對公司經營狀況的擔憂,反而不利于IPO上市融資了。
況且凡客也并不缺錢,甚至可以說目前階段現金流是相當充裕的。據公開已知資料顯示,凡客誠品自2007年10月開始試運營,2008年7月前,創造10個月完成三輪融資的成績。2010年5月份,凡客又完成了第四輪5000萬美金融資,隨后在去年的12月,又完成了第五輪高達1億美元的融資。而不久前,凡客降低了網盟合作傭金,比例自16%調低至10%,當時就有分析稱,此舉至少可以給凡客帶來2000萬的利潤。
也有人說,電商行業人才泡沫由來已久,凡客裁員實屬無奈之舉,長痛不如短痛,快刀斬亂麻可以避免將來閑散人員尾大不掉的風險。這個說法頗為有理,但是據網上流傳甚廣的“三問”的文章內容顯示,凡客此次裁員事發突然,是臨時決定的。而且所采取的方式也很武斷、霸道,不講道理。
一個企業如果大規模裁員的話,一定是要經過審慎考慮,周密安排的,否則對公司經營勢必產生不利影響。凡客此次行事如此倉促,讓壓制泡沫說難以服眾。而且凡客CEO陳年是原卓越網創始人,電商行業從業經驗豐富,團隊骨干也多為業界資深人士。如此老練的團隊卻做出如此倉促的舉動,一定是行業環境發生了重大轉變或者公司經營方針出現重大變更。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了電商行業“寒冬說”。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份,京東商城CEO就拋出了“寒冬論”,認為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的冬天將來臨,而且這個冬天提前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到來。因為許多公司的營銷成本已經遠超銷售額。
著名企業人,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也表示:“規模化經營或成為國內網站的真正出路,國內5000多家團購網站99%將會死掉,僅四五家已達到經營規模的團購網站最終將成市場主宰。”
劉強東和李開復,一個人是行業大佬,一個是創投精英,都是對電商行業了解最清楚,判斷力最強最敏銳的人。他們說這些話一定不是無的放矢,而最近電商網站相繼大規模裁員的事實也確實佐證了他們的判斷。
但是筆者還是要說,凡客裁員或許并不是單單應對電商行業寒冬這么簡單。
如前文所述,凡客不缺錢,不缺漂亮的財務報表,經營規模也很大,將來上市更是可以融來大筆資金。此前一段時間,削減行業傭金比例也已經將運營成本做了合理的壓低,可以說現階段是輕裝上陣,大可不避懼怕什么行業“寒冬”。除非發生了什么重大事故,把所有這些都全部推翻,不過最起碼目前筆者并沒有耳聞有這樣所謂的“重大事故”發生。
所以,凡客管理層突然做出裁員的決定,一定是看到了什么機會,或者將對企業營銷方針進行重大調整。從前文所述資料來看,電商行業此次寒冬潮勢有很大可能將從團購網站開始。凡客雖然屬于B2C類電商,但和團購網站“同出一門,互為唇齒”,唇亡勢必導致齒寒。而如果趁著李開復先生所說的“團購網站倒閉潮”來臨之前,收購適當的大中型團購網站,進而優化凡客的營銷運作體系,那么對凡客將來的發展也好,對順利度過行業寒潮也好,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筆者判斷不錯的話,應該是某個電商類網站,很有可能是團購類網站因為資金鏈斷裂等迫在眉睫的難題,找到了凡客管理層洽談并購之事。而機不可失,倉促之下才有了凡客此次的“武斷”裁員。
不過這也僅只是筆者的適當推測,具體情況如何,還有待于凡客管理層的解釋。
推薦閱讀
大家都知道,由中國馳名商標網、今訊網、商務時報、中國品牌國際化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1年空氣能、陶瓷、凈水器等最新一輪行業十大品牌評選活動已于8月18日剛剛隆重揭榜,其影響力空前,在業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并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凡客裁員別有隱情 盤馬彎弓或開展并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901/1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