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觀察報”發表文章稱國內團購網站2010年年底達到2000多家,到2011年7月,這個數字變成了5000家,不過前十均出現虧損,團購網站前景堪憂。易觀國際此前的調查報告更加悲觀:1年之內全國性業務運營的站點將不超過10家,最終剩下的企業數量將在5家以內,所以“剩者為
王 ”成為鐵定的真理。
因為團購網站在中國市場剛剛起步,有的在嗷嗷待哺之時便消失在搖籃之中,這是市場的選擇的結果,優勝劣汰是不變的法則。
盡管排在前10名的團購網站均沒有出現盈利,但是,如果有了正確的方向和管理模式,只要能夠被“剩”下來,盈利是遲早的事情。
其一,這個悲情報告,對于窩窩團、美團、拉手網來說,這是一個利好消息。和視頻網站一樣,淘汰一批實力不濟之后,市場便趨于理性和健康。目前,業界和一些“準專家”(偽專家)以國外的團購鼻祖Groupon模式遭遇的一些暫時困難,片面地唱衰國內團購業的美好前景,這讓各個團購網站有話要說。Groupon的問題是一個國際化的問題,資本市場的博弈水很深,其在中國市場本地化程度并不高,并不適應中國市場環境。
其二,國內團購網站逐步在走向差異化的路線。目前,美團、窩窩團等均出現了不同的營銷模式。兩家網站從來不打戶外廣告,不做明星代言,都承諾用戶不滿意無條件退款。窩窩團主要采用扁平化管理,在全國采用的是大區建制,即將全國市場劃分為幾個大區,大區由總部直接管轄,各城市由大區直接管轄,權力下放。面向本地化的業務形態,大區建制更加深入本地化,在業務運營時更加靈活主動,貼近市場需求。
其三,重視本地生活服務的團購網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用戶和商家在“垂直化”和“區域化/本地化”兩大模式下擁有諸多需求。尤其是窩窩團“沃爾瑪”模式,被視為團購是全球第六大標志性互聯網商業模式,其顛覆在于對商家和用戶具備雙重作用。對前者來說,是本地化廣告投放的精準營銷,對后者是典型的電子商務。用戶看到的不是廣告而是內容,商家迎來的是潛在用戶。用戶第一次不僅主動看廣告,而且花錢購買廣告,是團購的顛覆性所在。
推薦閱讀
我自己是一個手機發燒友。從1995年開始,用摩托的大哥大,后來換了很多的手機。到現在為止,我仔細算了一下我有53個手機。 我在2006年想明白一個道理,成功85%都是運氣。所以你需要找到豬都能飛得起來的排風口,你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網站生存命運的轉折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907/1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