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不會輕易給企業增加貸款的。這無疑讓內存芯片廠家更步履維艱。
如何逃離破產黑洞
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預言,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內存芯片市場規模將明顯下滑,只能達到59億美元的水平,較2008年第四季度下滑7.4%。iSuppli還預測,2009年第一季度內存芯片還將出現全行業虧損,將沒有一家廠商是盈利的。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底,三星半導體的市場占有率高達24.5%,位列內存芯片廠商的第一位,美光的市場占有率超過爾必達排第二。2008年第4季度,美光的市場占有率高達16.9%,與上一季度相比有了大幅的躍進。
此外,有學者認為,內存芯片的價格下滑有助于內存芯片廠家加大對產品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推出升級產品。分析人士認為,新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內存芯片廠家擺脫當前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供求失衡的狀況,而且更先進的產品也會帶來更高的營業收入和毛利,從而成為扭虧為盈的有效手段。內存芯片市場的產品格局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重大的變化。
一位半導體行業的專家表示,對于半導體行業來說,技術和生產上的投資在市場困難時期會十分奏效。以前,各大內存芯片廠商在產品技術投入的方向上都過于雷同,高端產品更是少之又少。同行的重復開發只能讓整個內存芯片廠商之間的競爭白熱化。
海力士在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發布了首枚容量為1Gbit的DDR3 RAM芯片,該芯片采用44納米制程設計,新的制程性能要比使用以前54納米制程的產品高出一半水平,而且功耗還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該產品會在今年夏季量產,它將進一步降低DDR3內存的生產成本,為大規模普及做了較好的鋪墊。爾必達也于近日發布了業界容量最高的內存模組,用于服務器領域,單條存儲量達到16Gbit,該模組集成了64顆2Gbit DDR2 SDRAM芯片,并使用了爾必達獨有的封裝技術,整體厚度僅為7.7毫米。三星半導體日前宣布已經成功研發并制造出了全球首塊40納米DRAM芯片及模塊。
當然,即便是要投入新的升級產品,內存芯片廠家也希望能充分利用原有的生產線以節約成本。據了解,爾必達就凍結了一項采用新生產工藝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今年量產尺寸更小的1Gbit內存芯片產品。爾必達表示,他們會使用現有的設備來生產這種尺寸更小的芯片,而且該款芯片的價格比原有的產品低20%。
加大研發力度和推出新品,需要有龐大的資本做支持。
據了解,海力士為了解決資金困難,在今年一月從股票市場和股東銀行籌得6億美元救援資金,并將資本支出削減過半,資本狀況得到改善。
但是,瑞士信貸集團分析師Jan Metzger表示,芯片制造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它們習慣于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只是金融危機的環境下,要想獲得融資很難。言下之意,其他內存芯片廠家很難有海力士一樣的好運氣。而且,在這種環境下的融資成本必然居高不下,也有內存芯片廠家把融資渠道轉向政府。盡管單靠政府方面的救助不能解決爾必達的問題,但爾必達正在期盼著政府的救援。據了解,韓國政府打算出手援助本國的內存芯片企業。
內存芯片廠商們也在考慮兼并一些其他的企業或實施重組計劃。有分析人士認為,面臨如此糟糕的內存芯片市場,出現弱肉強食情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企業并購等現象應該不難見到。據了解,早在2008年年底,為了擴大公司實力,與三星、海力士等行業巨頭抗衡,爾必達就有收購臺灣內存芯片企業的打算。
事實上,內存芯片行業的洗牌也正在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記者了解到,美光正秘密拉攏爾必達、華亞科等7家同行,組建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廠商聯盟,以對抗三星。
在業界有一種說法:內存芯片廠商會因為經濟形勢的變化尋求成立不同的戰略聯盟。三星和海力士形成第一聯盟,美光與爾必達也正積極尋求合作,以便形成第二聯盟。第三聯盟便是中國臺灣的一些內存芯片廠商。三方割據的局勢很可能促使整個內存芯片行業上演一場產業升級的大戲。
內存芯片廠家解困的做法八仙過海,各有不同,但是降低價格、加大技術投入、獲得資金注入,以及尋求廠商聯合體等做法,都正在并即將成為行業的主旋律。(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有此等好事?于是乎眾多網友訊速登陸下了訂單,這樣的便宜不撿白不撿……讓網友意想不到的是,在購買了一家國際大品牌公司的促銷電腦,結果并不是等著電腦上門的喜悅,而是陷入了一場無盡的糾紛中…… 【IT商業新聞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內存芯片業哀鴻遍野 領先廠家添一抹亮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