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記者 易蔚)3月8日,“中國首屆上網本暨山寨本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開幕,有意思的是,與會者并非“山寨軍”,而大多是諸如聯想、惠普、英特爾、AMD等IT業“主力軍團軍”。無獨有偶,就在1月份還不屑上網本的蘋果公司9日晚被曝新的上網本將由廣達電腦代工生產。為何眾廠商偏愛上網本?上網本是短壽的山寨產品還是PC產業的發展方向?為此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了聯想消費品事業部發言人。
上網本不僅僅是可上網的產品
IT商業新聞網:為何上網本能得到IT主力軍團的青睞?上網本的消費群體到底是什么?目前上網本只具備非常簡單的上網功能,而據我了解,大部分購買電腦的消費者除了上網聊天沖浪外還有工作的需求,上網本似乎不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 聯想:消費者對于上網本類產品存在較大需求:據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的統計顯示,2009年上網本銷量可以達到2,200萬臺。由此可見,這是IT廠商不能不重視的巨大市場。 上網本的消費群體以對移動上網有較強需求的年輕人群為主,其中包括喜歡上網娛樂的大學生人群,以及以移動互聯辦公為主的商務人群。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群是購買上網本作為第二、第三臺電腦,即已有電腦的補充。
上網本不應僅僅定義為可以上網的產品,他提供完整的移動互聯解決方案,為用戶打造完整的網絡應用平臺。聯想ideapad S10上網本,具有四種互聯方式,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到真正的永遠在線。強大的配置,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種日常應用,例如:Office軟件、觀看電影、打游戲等。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目前市場還是有部分消費者針對上網本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會通過產品的研發、更新,來滿足這部分消費者需求。
上網本的成功源自PC個人消費市場的成熟
IT商業新聞網:據統計,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PC銷量達到8060萬臺,同比增長15%,其中最大的增長貢獻來自上網本。上網本迅速崛起的原因?這背后隱藏著什么?
聯想:上網本的成功主要在于三個方面:首先,從產品角度而言,上網本作為新的產品形態,對現有產品形成了良好的補充,迅速彌補了市場空白。其次,從消費者角度上看,上網本的出現,滿足了他們由來已久的對于超便攜移動上網產品的強烈需求。最后,從產業上看,08年眾多IT廠商紛紛涉足該領域,在市場上形成了合力,為上網本的技術發展、市場開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認為,上網本成功最深層的原因,在于時代的發展,當筆記本電腦40年來第一次在移動性和使用性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時,個人消費市場已然成熟,并且將取代企業市場成為PC產業增長的最大動力。個人消費者也不再盲目追求自己根本用不上的高性能,將注意力從單純的機器運行速度轉移到便攜性、網絡接入性等其他綜合特征上。
上網本帶來的想像空間:網絡提供一切 瀏覽器就是操作系統
IT商業新聞網:上網本作為一種“倒退式”的創新,它是短壽的山寨產品還是未來PC制造產業的方向呢?
聯想:上網本與“山寨”產品有著質的不同。上網本是PC發展歷程中新的產品形態。雖然很多“山寨”產品標榜自己是上網本,但不論是從產品設計、技術、應用、以及品質上來看,都與真正的上網本產品相差甚遠。而上網本產品是一種針對移動上網人群的產品細分。未來的上網本產品,將在便攜性、上網功能、人機交互方式上將更進一步,成為整個PC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變化,消費者(尤其是大學生用戶和職場人士)對隨時隨地的網絡體驗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據IDC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從2007年到2012年,Netbook的銷售量將從43萬臺增長到920萬臺。這是一塊很大的機會市場,聯想也將集推出一些與以往不同的上網本類產品,以滿足市場中的最新需求。
IT商業新聞網:那么未來上網本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呢?縮水版的筆記本還是其他未知的創新?
聯想:上網本也并非縮水版的筆記本電腦,它是一種更加有想像空間的產品細分。微軟在2007和2008年分別發布了多觸點桌面電腦(table PC)和將用于Windows7的觸摸屏技術。隨著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我們能想象到的未來的PC,類似于上網本:人人不需要高配置的硬件支持,網絡能提供一切,而瀏覽器就是操作系統。目前,已經有應用包括3G技術在內的多項最新技術的上網本新品即將與廣大消費者見面,請大家拭目以待。(編輯:Serena)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Panda發現,在去年試用其免費ActiveScan站點的6700萬用戶中,逾1%用戶的PC感染了旨在竊取財務資料的惡意件。如果全球10億臺PC中有1%感染了這類軟件,總量將達到驚人的1000萬臺。 【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時間3月10日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上網本成功源自個人消費市場的成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