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我從來沒有為走出去的決策后悔過,當前我們將力保國內市場的發展,以此支持全球市場的發展。”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聯想集團總裁楊元慶委員表示。
截至去年12月31日,聯想集團公布的季度財報顯示,出現凈虧損9700萬美元。楊元慶說,這是過去多年以來,聯想出現的首次虧損。
因為金融危機下聯想遭遇的困境,楊元慶從董事長退回總裁的位置,他自己戲稱為“履新”。“我接CEO的任務,是為了確保中國市場的增長與贏利,同時,在海外進行大規模結構重組。”楊元慶說。
過去一年的中國市場,被楊元慶稱為“風景這邊獨好”。他說,去年,聯想在國際市場業績下降20%%—30%%,但在中國市場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我們在中國市場很占便宜。現在首先把中國的事情做好,確保這個市場的增長和盈利,以此支持我們全球市場的發展。”
盡管市場形勢緊張,但聯想的研發投入并未減少,因為在楊元慶看來,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是企業“強身健體”的最好時機。他說,實際上中國市場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借鑒國外的發展,進一步用科技創新帶動企業發展。
“現在不是尋求增長、擴張的好時候,卻是企業為‘百年老店’夢想打基礎的好時機。”楊元慶說,“很多歐美企業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金融危機下,企業更要抓緊時間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創新力,優化自己的組織結構。”
聯想海外機構大幅度裁員、創始人柳傳志的回歸廣受矚目,外界對聯想當前的困境也存在諸多揣測。但楊元慶認為,這實際是在市場化下企業靈活變化、不斷調整的一種選擇。他說,通過裁員,縮減開支等一系列調整,聯想一年能節省3億美元左右的費用,如果經濟情況不進一步惡化,基本不會出現更多虧損。
在聯想的業務份額中,國內市場占40%%,國外市場占60%%。在金融危機中,國際業務受到很大沖擊。楊元慶承認,如果單純發展國內市場,聯想不會面臨當前這么大的困難。“我從來沒有后悔聯想的全球戰略,因為這是一個更大的戰略方向,現在仍在繼續。”他說,不能因為環境的影響就改變一個企業大的發展戰略。楊元慶認為,聯想選擇的時機和方式都不存在問題,“因為我們早幾年就已經走出去了”。
在諸多的中國企業中,如何成長為跨國企業是一直在探討的問題。4年前,聯想選擇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方式進軍海外市場,借助IBM的品牌渠道推廣聯想品牌,楊元慶當時一再表示這是一個“最聰明”的辦法。4年后,全球金融危機給聯想帶來極大沖擊,甚至使他從董事長退居總裁,但他仍建議中國企業選擇并購而不是自主發展。他說,現在海外很多資產都很便宜,可能是并購發展的好機會,但是前提條件依然是企業本身有很好的業務模式、財務狀況,才能有條件把握這樣的機遇。(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日本NEC表示,由于液晶顯示器需求下滑,該公司計劃關閉位于日本南部的一座液晶顯示器工廠,并在2010年前裁員590人。 【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時間3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NEC表示,由于液晶顯示器需求下滑,>>>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