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一段時間以來,業內一直有“楊元慶下課、柳傳志復出”的傳聞。2008年12月25日,聯想曾專門對外發布澄清聲明,稱楊元慶離職消息“不實”。 聯想2月5日午間在公布2008/2009財年第三季度大幅虧損0.97億美元不佳業績的同時,宣布進行重大人事調整,楊元慶不再擔任董事會主席,改任首席執行官,公司創始人柳傳志重新擔任董事會主席。
各方輿論都聚焦在柳傳志的重新出山上,言外之意似乎楊元慶被貶職。于是柳傳志接受采訪時除表示“聯想就是我的命,重新出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義不容辭”之外, 反復澄清,楊元慶依然是聯想集團的主角。
事實上,跟國內情況不同,海外絕大多數股份制企業,首席執行官是一個公司的最主要的角色。董事長只是董事會的召集人,在董事會表決中跟其他董事一樣也僅有一票的投票權, 對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并不參與。顯然,楊元慶現在出任首席執行官,一方面,通過幾年的學習積累,楊元慶對國際化、跨國公司管理有了信心,另一方面,聯想在經濟危機之下受挫嚴重,再也沒有時間讓他旁觀了,必須站上第一線親自掛帥。而柳傳志擔任董事長,而不是楊元慶兼任,則可以讓他心無旁顧,更加專注于一線運營。
對這次聯想的業績受到很大沖擊的原因,聯想是清醒的。一、國外的銷售主要賣的是大客戶,這樣一來,金融危機首先沖擊到聯想的業務,這是聯想的業務結構問題;二、國外的產品是以高檔的ThinkPad為主,而在這兩年的業務趨勢是低檔機器、消費類、中小企業用的機器,其增長遠高于高檔機器的增長。
聯想提出的應對策略是,一方面要更加著力于受金融風暴影響比較小的中國和新興國家的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另一方面要更多地發展消費類客戶的產品。站穩了陣腳后,再繼續向歐美市場和更高端產品全面覆蓋和前進。
聯想清醒的認識以及積極的應對策略,聽起來,我們應當對聯想的未來有信心。但實質上,楊元慶身上的壓力,決不是說的那么輕松。
聯想真正的挑戰,我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沒有研發,聯想就沒有未來。聯想以貿易起家,注重營銷,但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一直不夠,以前作為跟隨者,是可以的,但對于如今已經居于個人電腦全球前五名之列的聯想來說,若繼續如此,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沒有研發,沒有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將不可思議。研發需要投入,也需要時間,經濟危機之中,業績轉壞之下,資本市場是不是有耐心,對楊元慶是個極大的考驗。
二、沒有創新,聯想就失去光彩。聯想創新文化也是缺乏的,近段時間流行的MINI筆記本電腦,聯想就落伍了。聯想曾經進入手機市場,并不成功,后來認為要專注于個人電腦市場,就退出了。同樣,蘋果電腦的ipod、iPhone卻是空前成功。個人手持終端融合發展,如音樂視頻播放器、手機、電子閱讀器和個人電腦的融合發展,也許是未來的趨勢。聯想要在創新方面下大的功夫。
三、繼續聯想國際化進程。聯想真正國際化實踐,是從購并IBM PC開始的。應該說,相比較于其他中國公司來說,聯想是成功的。這幾年,聯想是在虛心學習中成長。但國際化方面的成功還只是初步。聯想品牌還沒有被國際市場真正認可。我認為,如何讓海外員工以聯想為榮,最為關鍵。這是在海外建立聯想品牌美譽度的好方法。要與其他同類公司相比,更懂得疼愛員工、尊重員工,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巧妙地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在經濟危機之下,相信更易被凸現。
四、中國市場等新興市場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切忌將原先的成功經驗簡單復制,這是成功者最易犯的錯誤。(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蘋果將向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提交有關該公司是否將會裁員的報告。 【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時間3月5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發言人周三稱,美國博客媒體Gawker Media有關該公司昨天裁減50名銷售人員的報道失實。>>>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創新匱乏 楊元慶更加關注一線運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