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相比于一年半之前,郭尊華(Bernard Kwok)明顯忙碌了許多,自從被賽門鐵克公司(Symantec)的CEO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提拔為該公司在亞太及日本地區整體業務的最高管理者開始,郭尊華的出差就變得異常頻繁,從北京到日本再到美國,通常情況下,從周一到周五,他都需要出差旅行,“2008年我到日本的次數超過了10次,”已經把家安在北京的郭尊華在接到這一任命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克服出差頻繁的困難,“但不出差,不跟那邊的客戶、合作伙伴交流就不能很清楚地了解情況。”
郭尊華的辛苦是值得的 —— 在2008年10月30日公布的賽門鐵克2009財年第二財季的報告顯示,亞太及日本地區的收入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1%,在四個大區里增長率最高,其他地區最高為6%。大中國區更是連續十個季度超過計劃,而且超出的比例越來越高。
不過就收入的絕對值而言,亞太或者中國區域都不是很大,亞太及日本地區的收入占總收入的14%,這也意味著這片目前最具活力的土地上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無論是政府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投資計劃或是3G牌照的發放,或者可能出臺的中國“薩班斯法案”(由于美國安然、世通財務欺詐丑聞的曝光,導致美國政府出臺了有史以來最嚴苛的針對企業會計和審計的薩班斯法案),都使賽門鐵克公司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未來。
在經濟衰退已經發生的2008年前10個月,賽門鐵克中國區仍然保持超預期的增長速度,事實上,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賽門鐵克反而要增加對中國的投資,湯普森更是提出了“China first”的新策略。
危機哲學
高盛前不久發表報告稱,2009年的情況不容樂觀,隨著企業開始削減預算,IT業將迎來最困難時期。IT業營收增幅為0,低于普遍預期的5%,而利潤增幅為1%,低于華爾街預期的2%。賽門鐵克卻不這么悲觀,在郭尊華看來,全世界沒有一個公司、沒有一個行業能夠避開金融海嘯,但賽門鐵克公司的財務非常健康,公司也已經采取了措施主動應對這場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壓力反而將促使企業的信息技術人員,將更多的IT支出投向能夠完成關鍵功能、維護業務黏性較高的大廠商。
當三年半以前,賽門鐵克公司斥資135億美元“瘋狂”合并維爾軟件(Veritas)公司時,該公司即宣告自己不再只是單純的家用軟件供應商,而一舉變成企業級軟件產品市場的好手,將“安全”和“存儲”開創性地合二為一的湯普森為公司開辟了一條陽光大道,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通過至少7次以上大的收購,不斷地將公司塑造成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全球第四大軟件公司。“在信息安全行業里,沒有其他的公司在保護和管理客戶信息方面比我們更全面,所以機會還是很多。”郭尊華對賽門鐵克公司的定位很清晰,“你是寧愿丟了電腦,還是丟了電腦里的信息?”
關鍵是來自于數據方面的憂慮不會減少,根據賽門鐵克公司的信息風險報告,58%的企業認為,未來5年以內會有一次重大的數據丟失。此外該公司的研究人員在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間對網絡犯罪分子的聊天記錄進行分析,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地下黑色經濟網絡,在那里,信用卡信息成為交易最頻繁的類別,只需要花費10美元就能拿到銀行賬號憑據。郭尊華判斷道:“無論是經濟好壞,大家對信息安全要求仍然非常嚴格,信息安全或者是信息威脅不會因為經濟不好而減低。”
“China first”
對于賽門鐵克公司而言,中國在數據方面的需求仍然很旺盛,“中國企業平均的信息增長率約為50%,有的企業甚至達到100%”。例如電信行業重組之后,各運營商的數據平臺變得更加的異構,“讓異構的平臺變成一個有效率、有效益的業務平臺是我們的專長,”郭尊華表示電信行業將是公司2009年的業務重點之一。事實是在此之前,電信業務已經占到賽門鐵克中國業務的40%~50%,三家電信運營商是公司前十大客戶。無論是曾在3Com、北電網絡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的郭尊華,還是曾任思科公司中國區副總裁的賽門鐵克大中華區總裁吳錫源都深諳電信業務。
賽門鐵克公司將亞太地區按增長和機會的標準把市場劃分為四個類別,中國和印度都屬于高增長、高潛力的市場;比較穩定、成熟,但高潛力的市場,例如日本;成熟、穩定的市場,比如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以及香港地區;新興市場則是越南、印尼等。該公司表示,中國區在2008年前半年取得的業績已經超過2007年全年。
而作為增長最重要的核心中國區,賽門鐵克的很多措施都率先在這里推出。就在不久前,賽門鐵克專門為中國區設立了一個“綠色通道”,負責大中國區的任何相關存儲部門的需求,調動一切資源以最快速度解決大中國區的需求。由于中國很多客戶的需求都很特殊,沒有哪個國家的電信公司能擁有3億多手機用戶或者2億多寬帶用戶那么龐大的群體,通過“綠色通道”,中國區團隊每一兩個月就可以與美國總部的技術部門團隊直接溝通,拿到第一手資料。
吳錫源認為,并非是金融危機改變了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不過由于歐洲和美國市場的成長性沒有那么好了,公司總部將更加重視中國市場。其實賽門鐵克公司與中國還是頗有淵源的,該公司的標志設計上就包含有中國元素,是一個中國傳統“太極”的變形圖案。
而與不少公司紛紛減少內部開支的情形不同,吳錫源仍然召集了中國區所有的售前和售后工程師集中到北京培訓,“盡管需要的費用很龐大,但我支持這個項目。”有著12年大中華區市場經驗的郭尊華認為這樣的支出能夠獲得很好的回饋,“我看好中國區的未來發展,看好中國市場潛力,未來一年雖然經濟不景氣,但中國還是充滿希望和活力。”
與主要的競爭對手包括IBM、惠普、EMC側重于硬件不同,賽門鐵克側重降低包括主機投資在內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而這對于正在對開支進行減壓,卻不能將數據業務停頓下來的企業而言,反而是一個有效的選擇。
不僅僅是銷售
看看郭尊華的職業軌跡,從賽門鐵克合并對象維爾軟件的大中華區總裁,到賽門鐵克大中華區總裁,再到亞太及日本地區總裁,其實在跨國公司中,在地區最高管理者的任用上能做到像賽門鐵克這樣的實屬少見,而除了個人的因素外,則顯示了一個更重要的信號,賽門鐵克這家不折不扣的美國公司正在超越美國本土成為一家國際性的企業,根據最新的數據,該公司來自海外的收入在其總收入中的比重已經達到了50%。賽門鐵克認為,促成該公司成功的另一個因素正是多民族的跨國人才。當賽門鐵克把銷售隊伍推廣到全球各地的同時,也將研發機構從美國推向了亞太地區,先后在印度的Pune和中國北京成立了研發中心,北京研發中心在規模上已經與美國的相當。一年前,該公司又投資5000萬美元在成都設立了中國第二個研發中心。在湯普森看來,亞太市場的研發對于整個公司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不僅僅是為了賣產品,更重要的是做人才資源的儲備。我相信,中國豐富的人才資源將不僅為中國市場,更能為全球市場服務。”
郭尊華表示,包括成都基地在內的中國研發投入增長還會繼續推動,“沒有聽到任何慢下來的信息”,即便在今年4月,由湯普森一手提拔的該公司現任COO恩里克·塞倫(Enrique Salem)將接任CEO一職,相信這一重心也不會發生改變�,F在,該公司大中國區已經有超過900位員工,一年前的這一數字是500人,很明顯,賽門鐵克不打算減緩中國業務的擴張速度,“至少未來的幾個月,仍然會按照這個速度去拓展”。(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家電下鄉”政策自推出以來,受到了企業和農民的熱烈歡迎,特別是“電腦下鄉”政策,惠農的同時,在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提升農村信息化水平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IT商業新聞網訊】3月4日表示,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OEM>>>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