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北京發展大廈18層,從日立中國區總裁辦公室向窗外望,遠處的西山層巒疊嶂。4月1日起,這間辦公室將迎來它的新主人大野信行(NobuyukiOhno)。屆時大野信行將接替長野晄史出任日立中國區新總裁,長野晄史將回到總部,負責日立在中國、美國、歐洲、亞洲的全盤工作。
畢業于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大學經濟系的大野信行,大學期間,曾花了不少時間參加學校棒球隊訓練,精誠的團隊合作精神,是慶應大學棒球隊強調最多的訓練口號,也是大野信行一直堅守的信條。
大野此次任命是越過董事級別,直接出任常務董事兼中國區總裁,負責日立在華140多家企業、6萬余名員工的管理工作,這在日企中尚屬少見。
2月23日,大野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
上任后的壓力
《第一財經日報》:受金融危機影響,日本7大綜合家電企業中,有5家都出現了虧損。日立情況如何?
大野:金融危機的嚴重性遠超出想象。2008年上半年一切還都正常,日立預計將會有較大的營業盈余。但到了9月美國雷曼兄弟破產后,11月我們已感覺到非常不妙,開始設計應對危機的方案。到了12月情況更糟,我們大大地修改了原來的收支計劃。
2007年度日立1122億美元的營業額中,有100億左右銷售來自汽車零部件生產。汽車業遭遇危機后,我們的日子也很不好過。另外,危機到來后,家電的減價壓力特別大,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而且不輕易拿錢出來購買新液晶電視等家電產品。我們在這方面損失很大,導致公司出現了營業虧損。
《第一財經日報》:你長期從事信息方面工作,而中國區總裁主要負責日立在華全盤業務。這幾年日立在華進展很快,但是現在剛好遇上全球金融危機,這是否將給你上任帶來壓力?
大野:壓力會有,但在我背后,有來自總部的堅強后盾。接到新任命后,我首先拜訪了日立專務董事塚田實。他在一年前是中國區總裁,因成績突出而榮升,現在負責日立經營計劃,是日立最關鍵的經營者之一。
長野最熟悉的業務莫過于中國,他在我來后,立即交給了我兩大部頭文件,每份都有8厘米厚。一份是日立在中國的主要項目推進情況,另一份是業務計劃。我在上任前要好好閱讀這些文件。
中國市場是希望
《第一財經日報》:在金融危機下,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對日立的影響?
大野:在本次金融危機中,中國推出了強有力的刺激經濟的各種政策。相信中國8%的經濟增長率將會在今年實現。我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給跨國企業在華發展帶來巨大機會,跨國企業在華發展也是推進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動力。
日立將在交通、電機、電力、建筑機械方面與中國企業通力合作。在以上方面,日立有自己獨到特點,那就是充分運用了IT技術,讓這些產業的技術進入到信息化階段。比如在建筑機械方面,由于我們的挖掘機使用了IT技術,能通過GPS清楚知道機械的位置、使用情況、保修狀態等。
日立的全球化比率為43%,在中國的銷售額占總公司的11.1%,2008年度第三季度上升到了12%,已經超過了美國。我認為2009年日美歐經濟恢復的可能性不大,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希望。
《第一財經日報》:日立在中國沿海的產業布局是否處于飽和狀態?未來的重點是否將向內地延伸?
大野:中國振興經濟的重點放在了東北、中西部地區。日立在這些地區業務不是很多,還有進一步拓展機會。
即便在沿海地區,我覺得新能源機會依舊很大。日立提出了新的口號:“分散能源”。除了現有的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外,還有風能、太陽能等眾多新能源。太陽能發電主要需要使用單晶硅。日立在單晶硅等半導體材料方面有獨到技術。我要強調的是,在沿海地區,節能環保市場非常大。(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富士康為了爭取更多的訂單,今年把韓國手機廠商作為首要目標,其運營總監戴豐樹已經搬到韓國,準備拿下全球第二和第三的手機廠商三星、LG的訂單。 【IT商業新聞網訊】2月27日消息,據臺灣版商業周刊近日發表文章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立中國新掌門:金融危機嚴重性超乎想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