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商業新聞網】周鴻祎和雷軍,一位是有著“流氓軟件之父”之稱、幾乎跟IT界所有大腕都干過架的業界“刺兒頭”,一位是在金山公司任職16年、帶領金山走上市之路、被譽為“最勤奮CEO”的“IT勞模”。看似沒有多少交集點的兩個人,卻在離開各自創業的公司后,做起了相同的事情、擁有相同的稱謂: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的一種)人。
這兩位湖北老鄉在成為天使投資人之后的軌跡是否相同?2月16日,本報“財經會客廳”,記者與兩位“天使”面對面,談起他們的投資夢想、投資理念、投資方法后發現,也許是性格使然,兩個人在具體的投資方法尤其在處理投資與公司管理的關系上大相徑庭。
事實上這兩個人的區別也基本代表了天使投資兩個鮮明的流派:一種是把投資當作創業,尤其在公司創業初期擅長手把手地教創業者;一種是在具體事務上忍住不作出任何決策,幫忙不添亂。
人生轉折
周鴻祎:走出投資機構當“天使”
在創建3721的時候就得到過風險投資人大力幫助的周鴻祎對風險投資之于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巨大貢獻深有感觸:風險投資不僅給互聯網創業公司帶來很多資金,還帶來與西方資本市場對接的游戲規則:公司管理理念、資本架構等等。
“在我看來,創業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投資比創業更有意義。如果我自己去創業,只能做一件事,但如果學會投資,投很多公司,就能同時做很多事。”
抱著“每當進入一個新領域就得先學習”的態度,周鴻祎在2005年8月卸任雅虎中國區總裁后一頭扎進知名VC(風險投資)機構IDGVC,跟著投資過3721的投資人們,成為一名投資合伙人。
僅僅過了大半年,周鴻祎就在復雜的財務調查中看到自己并不適合做這樣的風險投資人。與復雜繁瑣的風險投資相比,周鴻祎發現自己更愿意、也更適合去關注一些比風險投資關注的還要早期的公司。于是,周鴻祎很快從機構出來,成立自己的投資公司,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專門幫助那些剛起步、甚至只有幾個人或者僅僅有想法的互聯網、IT公司找準自己的定位、發展。
雷軍:辭任金山CEO做“天使”
帶領金山艱難上市后的雷軍用“落寞”一詞來形容公司上市后的感受。身心疲憊的他在金山上市一個月后宣布辭任CEO,出于興趣愛好和感恩的心態,雷軍選擇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
他向記者介紹:“我喜歡琢磨新的東西,也經常為一些自己或者別人好的主意歡欣鼓舞。但我知道,縱使我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依然很難讓每件事情達到我的預期;我還非常喜歡聰明能干的人,非常希望有機會和他們一起共事。”
思前想后,雷軍終于找到一種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那就是做天使投資。“我可以投點錢,讓這些能干的人來做這些有趣的想法,讓他們把這些新奇的想法一點點變成現實。”
“另一方面,這些年,有很多師長、前輩和朋友幫助過我,我一直心存感恩之心。”怎樣才能報恩呢?雷軍還是覺得盡最大努力幫助創業者,才是回報所有幫過自己的人最好的方式。
“我做天使投資的目的,更多地是想到怎么幫助別人。”而這一切都源于他對天使投資人的夢想:幫助更多的企業成為偉大企業,并把偉大企業的夢想植入每個創業者。
投資行業
周鴻祎
投資項目五花八門
搞IT出身的周鴻祎當起天使投資人來卻不把投資項目局限在IT行業,愛好廣泛、充滿激情的他總是容易聽創業者一陣“忽悠”后頭腦發熱,拍拍腦門后就會在與互聯網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投上個幾百萬。面對記者,周鴻祎自嘲地介紹起自己最離譜的一次投資經歷——投資羊奶。
當時,一位創業者找到周鴻祎說要做羊奶,說現在牛奶不行了,羊奶如何如何好,還介紹自己經過三年的研究發明了一項可以讓羊奶去除膻味的專利;還說因為羊奶最接近人奶營養價值高,針對婦女兒童肯定有市場;同時又發動奶農養羊,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周鴻祎很快就被這天花亂墜的商業計劃侃暈了,品嘗了兩次創業者提供的羊奶后拉起兩個朋友就投了幾百萬進去。
沒想到一個多月后,對方就說錢花沒了,這讓周鴻祎感到很意外,這才去實地調查摸底,看錢到底是怎么花光的。到那兒才發現眼前的景象跟他此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所謂的“去膻”專利其實就是往奶粉里摻一種化學品,化學品是否安全讓周鴻祎很不放心;創業者養的羊也不出奶,還是得通過奶販子去收奶;周鴻祎他們接觸到創業者手下的員工才發現,創業者的很多親戚也在公司,但都拿著工資不干活,也沒人去做銷售;而這個創業者只是夢想著從這個投資人、那個投資人那里拿錢。
最后的結果當然是周鴻祎不再給這個項目投錢,但第一次投的幾百萬也因此打了水漂。談起這次沖動的投資經歷,周鴻祎說:“有些失敗是挺可笑的。”于是他就此得出結論:做天使投資人不能憑想象,也不能憑熱情,更不能沖動。在經歷了煲湯、靶場等投資項目的失敗后,周鴻祎終于痛定思痛:不熟不做!
雷軍
我不懂的決不投資
相比周鴻祎的“沖動”,雷軍在投資行業和項目的選擇上則要謹慎得多,縱觀他在過去一年多參與投資的近十個項目,全都集中在IT、互聯網領域,更細一些說,則主要集中在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這兩個垂直領域。
1998年互聯網熱潮傳到中國,雷軍也蠢蠢欲動,于1999年初在金山內部專門辟出一塊試驗田,做軟件下載,取名卓越網,然而下載業務每天消耗大量現金卻遲遲沒有收入,雷軍開始思考:互聯網公司是什么樣的公司?它靠什么掙錢?“想了半年多時間,一直到1999年10月,有一天突然明白了: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未來每個公司都變成互聯網公司;而傳統公司應用互聯網最快的方式就是電子商務,做電子商務最有前途。”就這樣,雷軍創辦的卓越網轉型做起了圖書音像的網上零售。
但電子商務公司真正贏利還得等到10年后的現在,在運作卓越網4年多后,雷軍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將卓越網出售給了亞馬遜。在這之后,雷軍開始又一次對互聯網進行思考,得出“未來十年的熱點是移動互聯網”等結論。
確定好大的投資方向后,雷軍面對其他行業的投資邀請一概回復“我不懂”,“確實是不懂,不熟的領域怎么出主意?出的主意也是瞎扯嘛。”在尚未思考清楚別的有潛力的行業時,雷軍說他是不會妄加行動的。
雷軍告訴記者,2007年的時候業界很多朋友都跑去投資房地產、煤礦、金礦、錫礦等傳統行業,也想叫上他,他都不為所動;到了2008年底,好多投資礦業的人都來告訴他賠了,賠得“叮鈴哐啷”的。
聊起投資興趣廣泛的老友周鴻祎,雷軍笑著說,“羊奶這個項目,鴻祎他們找我,最后我還是一分錢沒投。乳制品行業,我真的不懂!”“還是要將愛好跟業務分開,跟投資分開,做自己懂的東西,把握比較大。”
投資成績
周鴻祎:有近一半項目失敗
成為天使投資人以來,周鴻祎相繼投了近10個項目,有時候在網上瞎轉悠看到一篇文章、用到一個產品,或者參加個什么IT聚會都能有一些不錯的收獲。然而,周鴻祎也坦言,自己投資的近十個項目中也有一半是失敗的。“因為失敗而打水漂的資金也有好幾千萬。”與一些把聲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投資人相比,周鴻祎并不忌諱談論自己的失敗。經歷項目的慘痛失敗后,周鴻祎自己總結出三條失敗率較高的情況:第一:不熟不做,如果不熟悉,真的把錢放進去,好比買彩票;第二:有時明明不太看好一個項目,但礙于朋友情面,出于友情投資,失敗率也非常高;第三,就是太沖動,光看項目不看人,或看人看得不準,以賭的心態去投,失敗得也較快。
雷軍:目前它們都還好
過去一年多雷軍投資了移動互聯網公司UCWEB、移動互聯網社區樂訊、提供便利金融支付的拉卡啦等近10家IT互聯網公司……“每家公司都還好。”在2008年一年內,他投資的公司完成不下10次的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1億美元,并被評為2008年度最佳天使投資人。
盡管如此,在雷軍看來,這些投資公司中,還沒有一家真正成功,他說第一層成功是如果能夠IPO或者高回報出售;第二層即真正的成功是做成真正偉大的企業,百年老店。“也許是投資的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一家失敗。”對于自己目前投資的項目,雷軍還表示,所有成交的交易都是好交易,如果認為不好當初為什么會答應呢?
投資方法
周鴻祎:用創業的心態去投資
作為一名從創業者轉型過來的天使投資人,周鴻祎的投資風格便是帶著自己創業的經驗閱歷,盡可能多地為創業者提供方方面面的幫助,尤其在公司初創階段,他不僅僅是個投資人,更是一個創業者。
周鴻祎還向記者舉例說起自己在迅雷的發展初期給予的一些意見建議:“迅雷剛起步的時候,用戶比Flashget(軟件下載網站)的用戶少很多,而第一個版本做得很像Flashget的界面,我就讓他們尋找差異化,Flashget比較專業,而迅雷則力圖讓普通人都能理解。這樣用戶多了起來,而且感覺很好用。”“第二點也是迅雷最大的轉折點,改變下載軟件的定位,以前是用戶要下載什么再去軟件下載網站,而我主張讓迅雷變成用戶上去后知道能下載什么,我們接下來又做了很多下載資源的導航,于是下載使用率又高了很多。”
現在“公司發展步入正軌,我基本不怎么管了。”歸納起來,他稱自己給公司的幫助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幫助公司做戰略,做規劃,確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商業模式是什么;第二,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良好的資本架構,教他們懂得怎么樣去跟VC打交道,幫助融資;第三,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產品的攻略,也會有自己的意見建議;第四,企業在從小到大的過程中,遇到內部管理等一些瓶頸,比如怎樣去設立良好的管理架構,從幾個人到200個人,都可以提出建議。
雷軍:具體事務幫忙不添亂
一心想要成為好的天使投資人的雷軍給自己定下一條非常嚴格的“軍規”:在具體事務上幫忙不添亂,越是在早期越要不添亂。“幫忙不添亂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難就難在自己從業年頭比較長,大部分投的領域都算比較熟,因此很容易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創業者是一周7×12小時去工作,你卻不是,你拍拍腦袋作出的決定怎么跟人家7×12小時工作的決定比?所以一定不要認為自己是專家,更不要認為自己是老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觀點。”
“我是有一些經驗,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告訴創業者我們試過錯,可以避免創業者少走彎路,但是面對一些新興市場的新情況,我并沒有‘試對’的經驗。我可以傳承經驗,也可以站在用戶的角度來建議,但不能作出決策,經驗不等于決策。”
“如果在具體事務上我幫你拍板,錯了肯定是我的,你一定會把責任推給我,但這個公司是你的,我怎么負得起責呢?”雷軍稱,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創業者有更強的擁有感和主人翁意識,同時使他們養成不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推卸責任的習慣。
要公司不翻船就放心大膽讓他們去做:只有市場能培養企業家,企業家都遇到過挫折和失敗,然后一步步走到市場上來;因為總有一天還是要把公司交給創業者,那時候他還會不會失敗?如果之前沒經歷過,風險就更大了。“當然,作為投資人,有兩件事是必須要做的,第一,打了勝仗要喝慶功酒;第二,打了敗仗要喝解悶酒。”
個人現狀
周鴻祎:跳進奇虎二次創業
2006年3月,在成為天使投資人后不到一年,周鴻祎看到自己投資的奇虎公司雖然前后融到超過5000萬美金的資金,但發展卻并不順暢,為了給許多跟隨他來到奇虎的雅虎老部下和一些因為看重他而投資奇虎的投資人們一個交代,周鴻祎出任奇虎董事長,“放下心態,把自己歸零”的周鴻祎又一頭扎進了二次創業。
“那時流氓軟件特別猖獗,我又被很多人扣上‘流氓軟件之父’的帽子,于是想做一款反流氓軟件來出這口氣,讓大家知道我并不是被妖魔化的那樣。”周鴻祎最初從公司借了兩個人來從事免費安全軟件的研發,“沒想到安全軟件不菲的成績重新燃起了我創業的夢想。”一干干到了現在。
而對于是否在看新的投資項目,周鴻祎坦言,由于目前投資環境不理想,更因為目前在公司忙很多具體事務,現在沒時間看了。對于投資和創業,周鴻祎說,“自己跟很多不服老的企業家想法不一樣,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時代的風口浪尖。做創業打拼到50歲就不錯了,而做一名投資人,可以一直干到老。”
雷軍:一周只需上一天班
2007年12月宣布辭任金山CEO的雷軍在成為天使投資人近一年后,宣布2008年10月出任自己投資的UCWEB董事長,但這位董事長一周只需到公司上一天班,其余時間則用來思考——思考怎么將投資做得更好、哪些行業在現今環境下大有潛力……
“以前無論是做金山軟件還是卓越網,我都是自己做CEO,自己‘開車’;而在UCWEB,我的角色則是董事長和投資人;原來是卷起褲管自己下地干活,現在是看著別人干,心情完全不同!”在見到記者那天,雷軍還泡起了功夫茶,這對“最勤奮CEO”以前的工作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擔任UCWEB董事長后,雷軍還嘗試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新浪上開博,在短短三周內,點擊量就超過了百萬,進入新浪博客前100名。當然,天使投資人雷軍依然在尋找需要他幫助的創業者和項目。雷軍坦承,目前的投資環境不算太好,大家都變得更加謹慎。不過他認為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勇氣創業的才可能是真正優秀的創業團隊。
自我評價
周鴻祎:爭強好勝干擾成功
善于總結反思的周鴻祎在評價自己性格最大的特點時,毫不避諱地表示是“好斗”、“爭強好勝”,并說原來認為這是優點,現在慢慢意識到是缺點了。他說,“以前跟競爭對手作戰的時候,憤怒上來以后急了眼,反倒迷住自己的眼睛。”問起經歷過的最大挫折,周鴻祎直言是3721沒有做好,并承認那時為了急于求成,在用戶的桌面上殺來殺去,最后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經過此番挫折,周鴻祎總結出,“做企業不是誰把誰搞掉為目標,而是給用戶提供服務;最后企業失敗,也一定不是被競爭對手葬送的,而是被自己干掉的。”
最后,周鴻祎還說,“以我的個人能力和對事物的前瞻性和執行力,應該不比馬化騰、丁磊他們遜色,然而就是性格上急于求成,干擾了成功。”在2009年他還更加關注健康,記者在其書房看到,除了《黑客手冊》等專業書籍,《求醫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一系列保健書籍也擺在醒目的位置。
雷軍:理性克制讓別人爽
對于投資性格,雷軍打趣地解釋說:“做投資人,可以選擇做一個讓自己爽的投資人或者讓別人爽的投資人,我選擇后者,如果想讓自己爽,我就自己開一間公司,當個土皇帝好了。”雷軍心中,他要將天使投資人做到最好,這個“最好”除了財務上綜合回報和幾個出色的明星項目這兩個硬指標,雷軍還追求創業者跟自己的合作比較愉快,讓他們覺得有價值。在談到不愿意投資煤礦的時候,雷軍說除了對這個行業不懂,他還說道,自己感覺從煤礦掙來的錢都帶著血。
對性格的總結,雷軍歸納為:在戰略上保守,在戰術上激進。他解釋稱“看我的經歷,基本上每件事情都是步步為營,比較穩健,可是單獨看每件案子的時候大家都會說雷軍瘋了。”雷軍向記者舉例,自己以前投資100萬都必須占15%的股份,但有一次出了100萬卻只占百分之一的股分。“為什么?因為那個人比我聰明,我堅信最后能成的。”
人物介紹
周鴻祎:生于1970年,1998年創建3721公司,推出網絡實名的前身——中文網址,開創中文上網服務,2003年3721被雅虎以1.2億美金收購,周鴻祎任雅虎中國區總裁。2005年8月,周鴻祎任職期滿離開雅虎,以投資合伙人的身份加盟IDGVC(國際數據集團的風險投資基金),大半年后退出,成為天使投資人,投資了火石、迅雷、康盛創想等互聯網企業,2006年3月,出任奇虎董事長,開始二次“創業”,因為想摘掉“流氓軟件之父”的帽子,做起流氓軟件專殺工具安全360。
雷軍:生于1969年,1992年加入民族軟件企業金山軟件,為初創人員之一,1998年任CEO,在業界有“最勤奮的CEO”之稱。2007年11月,帶領金山成功登陸香港。雷軍在金山期間還創辦了卓越網,后出售給亞馬遜。雷軍在金山成功上市后一個月辭任金山CEO,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在投資近10家互聯網公司后,于2008年10月宣布出任專注于手機瀏覽器的移動互聯網公司UCWEB的董事長。雷軍表示,每周只到公司上一天班的他依然是名天使投資人。(編輯:Kobe)
■新聞名詞
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一種,天使投資人通常是指投資于非常年輕的公司以幫助這些公司迅速啟動的投資人。天使投資最早起源于上個世紀初的美國,指的是那些對未來戲劇進行投資的百老匯投資者。天使資本主要有如下來源:曾經的創業者;傳統意義上的富翁;大型公司的高管;在部分國家,政府也扮演天使投資人的角色。目前國內著名“天使”有:朱敏、鄧鋒、張醒生、劉曉松、錢永強、李鎮樟、劉曉人、雷軍、楊寧、沈南鵬、張向寧、周鴻祎、蔣錫培、薛蠻子、鄭曉軍、麥剛等等。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面板企業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昨日表示,在這一波風暴中,科技業里面板產業可能會是景氣回復比較快的;奇美電總經理何昭陽也表示,看好今年大陸家電下鄉效應。據報奇美電的生產線中,專做小尺寸液晶電視的六代廠。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周鴻祎與雷軍:理性克制讓成功不被干擾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