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芳)“柳傳志重出江湖,楊元慶擔任聯想CEO”無疑是IT業界最大的人事“地震”。只是這樣的“地震”,一切都似乎是在預料之中的。
“元慶擔任CEO這個工作,應該說是我并購時的一個大設計,只是時間點可能未必是在這個時候。”2月9日,柳傳志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如是說。他表示,目前正趕上金融風暴,企業的戰略結構、業務結構需要有一定的調整,在戰略上需要重新調整,大家一致認為楊元慶在這時候上來最為合適。
種種跡象表明,聯想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據聯想最新財報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第三財季虧損9000多萬美元,這是聯想11個季度以來首次虧損。同時,聯想在亞太區內的個人電腦總銷量年比年下降23%。而更為致命的是在經濟危機下,惠普、DELL、宏碁等競爭對手們發起了近乎瘋狂的市場保衛戰。仿佛是久旱之下的非洲大草原,無論是獅子、獵豹,還是斑馬、羚羊,大家都在為生存而廝殺! 據業內人士分析,聯想當前遇到的問題從戰略的角度,出現如下問題:產品落后于市場,對用戶需求不敏感;新興地域發展不順,戰略布局上出問題;品牌理念不夠清晰,戰略定位出現偏差;運營效率降低,人才戰略缺失,徘徊于國際職業經理人文化和聯想家族文化之間。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聯想中西方企業文化融合難是其致命的弱點,而這也正是讓柳傳志最為擔心的事情。“過去聯想集團的最高層,都是把聯想當作一個事業來做。不僅是我,楊元慶,大家都一樣,都為它拼命工作,當聯想好了以后,我們再得到我們應該得到的東西。但讓國際員工這么做是不現實的。怎么能夠在國際員工中,一步步讓大家更有責任心,怎么通過文化,通過激勵,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大家對公司的熱愛,這些問題我們都需要研究。” 盡管柳傳志極力贊揚IBM和戴爾出身的高管為聯想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卻不能掩飾由此引發的企業文化沖突。“德為先、才為次”的人才理念曾經是柳傳志早期反復強調的用人策略,而這個策略跟西方的職業經理人策略是對立的。德為先,強調企業忠誠度,實際上是講做事情不要畏首畏尾,鼓勵干部敢于犯錯勇于創新。西方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是“無過失主義”,每個人都在盯著其它人,拼命地揭對方的短,掩飾自己的過失,這就是外企人員熟悉的“激進指責”風格,而戴爾文化恰恰把這點做到了極端。如此,導致了相互指責,人自為陣,部門之間不配合;決策緩慢,明哲保身,個人不敢承擔責任;犯錯即出局,干部沒有歸屬感等弊端。
柳傳志素有“IT教父”之稱,是傳統的中國智者。在他身上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儒家的中庸、道家的陰柔使之善于創造大的和諧環境,讓人無懈可擊。如果說聯想初創時的企業文化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于一體,那么聯想國際化后,聘請戴爾前副總裁阿梅里奧當聯想的CEO,所滲入的戴爾文化,應該是典型的法家文化,和業界的關系比較冷而生硬,缺乏一種敦厚、大氣。如此一來,柳傳志所艱辛創立起來的“偉大聯想”企業,就好比成為一個純粹的商人,不再是中國IT業界的精神領袖。
柳傳志此次的復出,意味著聯想精神的回歸。對聯想將士來說,可謂是久旱逢甘霖。而市場反應印證了聯想“柳楊配”的號召力,在上周五,下行多日的聯想股價突然強勢反彈,大漲近11%,一位IT博客里甚至形容說:“柳楊重組讓喜歡聯想的人們感到放心。”
推薦閱讀
西門子在華的原合資企業西門子低壓斷路器有限公司的中方股東——上海精益電器廠有限公司,近日用9000萬元從西門子手里回購了75%股份。據悉,這可能是西門子在華合資企業中首個向中方出讓股份的。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