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還是那句老話,地球缺了誰都照樣轉。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這點毋庸置疑,至少在戴高樂一句著名的話里——“全世界的墓地里到處都是不可替代的人。”
但在很多時候,由于某個人的成就過于突出,以至于人們無法想象這個領域缺少了他會是什么樣子。譬如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不可替代”?我們在藝術界和科學界可以輕易找到很多“不可替代”的個人。沒有人能夠代替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莫扎特、愛因斯坦或達·芬奇。然而在其他領域,環境往往是關鍵因素。
哈佛商學院一名歷史學家理查德·S.泰德羅(Richard S. Tedlow)說,在1940年5月,當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成為英國首相時,他是不可替代的。“丘吉爾看透了希特勒和納粹的邪惡本質,”泰德羅說,“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又用獨特演講告訴國民,他能奉獻的只有‘鮮血、淚水、汗水和奮斗’,他號召國人拿出犧牲精神英勇斗爭。”
同樣,作為出色作家和傳播者的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也是向當時美國人民闡釋內戰必要性和目的的最理想人選。“回顧歷史,我們很難想象除了林肯之外還有別人能勝任他的工作。”歷史學家兼作家約翰·斯蒂樂·戈頓(John Steele Gordon)說。
與時機相關“不可替代”往往還與時機有關。比如丘吉爾在20世紀30年代并沒有在政界工作。“在1935年,沒人會說溫斯頓·丘吉爾是不可替代的。”泰德羅先生說。
歷史上某個國家或公司的不可替代的個人總是在某個轉折點上出現的。在那之后,有些人會暫避幕后一段時間。不過,很少有人會像盧修斯·昆克提斯·辛辛那塔斯(Lucius Quinctius Cincinnatus)離開得那么快,那么從容。他是政治家,也是農民。公元前457年,他被任命為羅馬的統治者,并與�?耍ˋequians)作戰,因為他們抵制和平。沒有幾個星期,獲勝之后,他便解甲歸田。
“沒有人是永遠無法替代的。”約翰·考(John Kao)說。他是一名爵士音樂家,也是一些公司和政府的顧問。“‘偉人’的理論也不是站不住腳,但是這主要是在轉折的關鍵時期,一個有魅力的領導者能夠給公司、國家帶來心理學家們所講的集體號召力,這樣集體得以組合、成型,并繼續前進。”
一些公司常常是在那些曾經被認為是不可替代的領導者離開之后興旺發達起來的。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被視為沃爾瑪的活招牌。對雇員來說,他是山姆先生,他常常會親自巡視連鎖店,視察最小的細節。他在雜志封面上威風凜凜,還參加了商學院的學習。不過他在1988年就退休了,之后沃爾瑪仍舊一路順風,并且比之前成長得更快了。
名義大于實際
曾經,比爾·蓋茨(Bill Gates)就是微軟的標志,如同現在的喬布斯之于蘋果。而蓋茨在最近幾年卻有意識地逐漸退居幕后。他于2000年將首席執行官的位置讓給了他的長期合作伙伴史蒂夫·鮑爾默(Steven A. Ballmer),去年,他離開了微軟的日常工作,成了一名全職的慈善家。隨著公司的不斷成長,公司受某一個體的影響就越來越小。微軟公司的規模幾乎是蘋果的兩倍。
除此之外,微軟的產品文化和蘋果的十分不同。微軟的產品主要是必要、實用的工具,用來書寫文件、計算表格、制作展示等。蘋果的產品則注重新潮、優雅、易用,喬布斯被視為指導設計團隊的品位決定者。
在喬布斯的帶領下,蘋果在過去10年的發展速度驚人。“對優秀的領導者而言,真正的考驗不在于能否將自己打造成一個不可替代的偶像,而在于能否培養一批精明強干、具有雄才大略的接班人。只有這樣的接班人,才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將公司團結起來,調動公司的創造力為自己所用。”南加州大學的教授華倫·本尼斯(Warren Bennis)說。
據蘋果公司的實習生說,今天的蘋果絕不是喬布斯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喬布斯休假時期公司依然能夠正常運轉。“喬布斯對于蘋果意義非凡,但我覺得公司其實更像一個優秀的爵士樂團。”邁克爾·霍雷(Michael Hawley)說。他是一名職業鋼琴家,也是一名曾為喬布斯工作過的電腦科學家。“喬布斯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出色,他的候補席人才濟濟,實力雄厚。我們說,當一個團隊發展至此,領導者的工作更多只是名義上的,譬如吸引優秀人才、從宏觀上穩定公司的前進步伐以及補充細節。”(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根據業內分析師的看法,越來越多的問題使個人電腦銷售在2009年出現自2001年以來首次下降的可能大為增加。 【IT商業新聞網訊】根據業內分析師的看法,越來越多的問題使個人電腦銷售在2009年出現自2001年以來首次下降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沒有人不可替代 忘記喬布斯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