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對國產軟件,政府當有守土之責。如果政府不強力介入軟件行業,利用擴大內需的機會扶持國產軟件,這個行業的復興是不可想象的,注定只會成為國外軟件的殖民地而已。
毫無保留地開放就是自我毀滅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準確地說是從微軟這樣的軟件巨頭進入中國開始,一種爭論就在國內持續著:政府要不要保護國產軟件業?
在中國加入WTO之后,鼓勵自由競爭、弱化政府扶持作用的聲音似乎占據了上風,包括許多知名專家都主張軟件業應該徹底引入競爭機制,各個行業都應該對國外軟件毫無保留地開放,實現競爭層面的公平正義。
在今天,當經濟危機把國產軟件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再回頭去審視這種競爭至上的觀點時,就多了一種諷刺的意味。自由競爭是必要的,但毫無保留地開放,任國產軟件行業自生自滅,這是近幾年來我們在軟件行業最大的失誤。
對國產軟件,政府當有守土之責。如果政府不強力介入軟件行業,利用擴大內需的機會扶持國產軟件,這個行業的復興是不可想象的,注定只會成為國外軟件的殖民地而已。
政府采購太“大方”了
當前的金融危機使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最近美國眾議院批準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就有只能“購買美國貨”的附加條款。連標榜最自由開放經濟的美國人都開始保護本國軟件產品,而我們呢,卻抱著“自由貿易”的口號不放。與美國人相比,在中國信息化中普遍存在的“只買進口軟件”的傾向倒是反常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政府在采購方面的做法太“大方”了,對國外軟件真的是毫無保留地開放,為了短時的利益,大量采購國外軟件,讓微軟這樣的外國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卻沒有注意保護國內軟件的利益。
雖然中國軟件業實際上是依托內需市場發展起來的,但是我們并沒有用好中國的內需市場。如果用好了,中國軟件業可能比現在大得多。
要用好中國內需市場,首先是要做好政府采購、公共采購。《政府采購法》和支持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使這方面已經有法可依,現在是落實的問題。
為此,在軟件和服務的采購方面,應當強調國產化指標,如確實需要進口,應提出充分理由,并通過嚴格審批,還需承擔責任。同樣的要求還應當從政府采購擴展到央企、國企的公共采購。
中國的很多央企、國企很有實力,往往是上百億元的規模。但他們往往以“追求效率”為名,大量采購國外軟件,忘記了自己的責任。
不久前國資委支持央企和國企增持或回購所控上市公司股份,應當是對他們的一種提醒,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對國家和人民所承擔的責任。政府采購、公共采購的單子很大,如果這部分采購適當向國產軟件傾斜,中國軟件業發展就有了強大的推動力。
當然,從純技術角度來看,不采購國產軟件也會有很多“理由”。但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這些“理由”基本上都是站不住的。因此,強調信息安全,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是開拓國產軟件市場的重要途徑。
2008年發生的“黑屏”事件給人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信息安全課,使人們認識到,如果軟件不是自主可控的,要想保障信息安全只是一句空話。現在應當以杜絕“黑屏”隱患為契機,要求一切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重要信息系統,以自主可控的國產軟件、開源軟件替換國外軟件。否則的話,有關單位的主管應承擔責任。
切忌“軟件正版化”變成“軟件外國化”
正版化是國產軟件始終擺脫不了的一個話題。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軟件業就在呼吁正版化之路。但這里始終有一個問題存在,那就是軟件正版化的發展方向往往失去控制,結果變成了“軟件外國化”,這里面同樣存在一個政府引導的問題。
這里,我們應當強調基于國產軟件的、低成本的軟件正版化,而不是像前些年有的地方那樣,將“軟件正版化”變成了“軟件外國化”——這些地方政府的理由很簡單,國外軟件已經普及了,要提高效率,就應該用國外軟件。但事實上,用國產軟件真的就影響效率嗎?真的在性能上,國外軟件和國產軟件差別很大嗎?我認為,軟件正版化應該更多針對國產軟件,特別是現在有的國產軟件已達到可替代進口軟件的水平,如CAD軟件等等,應大大增強這類軟件正版化的力度。
許多單位的經驗表明,用國產Office、國產CAD軟件替代同類進口軟件是完全可行的,這樣既可以為國產軟件打開市場,又可以大大節省開支。今天世界上發達國家都在節省IT開支,中國在本國軟件可用的情況下,沒有理由花大錢去買國外軟件。
在軟件領域,標準有重大作用,為了推廣國產軟件也要用自主標準、開放標準開辟道路。微軟Windows和Office之所以能長期壟斷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們成了事實標準。
例如微軟Office的文檔格式(.doc等等)成了事實標準后,由于這個標準是不開放的,使其他競爭產品很難和它兼容,并使用戶被鎖定于微軟Office。幾家國產Office廠商通過六七年的努力,才基本上解決了和微軟Office的兼容問題,達到了可以替代微軟Office的水平。
基于這個教訓,政府在制定下一代基于XML的新文檔格式標準方面動手較早,并及時推出了國家文檔格式標準UOF。現在這方面還有兩個同類的國際標準ODF和OOXML,其中OOXML是微軟所主導、基于微軟Office產品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產Office要在今后占據市場,需要UOF的支持,換句話說,如果UOF在中國得到推廣,那么國產Office將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反之,如果OOXML在中國得到推廣,那么微軟Office將有很大的競爭優勢。為此,我主張首先從政府公文應用開始進行推廣UOF,并逐步推廣到其他領域,這樣既可以保障信息安全又可以為推廣應用國產基礎軟件掃清障礙。
總之,在當前金融危機下,特別需要運用內需市場來拉動中國軟件業的發展,如果我們做好了,中國軟件業的前景將是光明的。(編輯:Kobe)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有消息稱,Nvidia有意進軍x86處理器市場,并且已經組建了開發團隊。該消息稱,Nvidia正在招聘x86處理器工程師,開發x86處理器是確定無疑的事情。唯一欠缺的是,Nvidia目前還沒有相關授權。 【IT商業新聞網訊】2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倪光南:對國產軟件,政府當有守土之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