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聞訊】1月24日,據臺灣媒體報道,在母公司英飛凌和德國邦政府拒絕資助下,德國DRAM廠商奇夢達(Qimonda)宣布破產,震驚全球DRAM產業!奇夢達在2008年告別華亞科之后,全球合作伙伴只剩下華邦。 DRAM業者預估,這次DRAM殊死戰終于有人出局,少掉奇夢達全球約10%市占率,推估DDR2價格有機會回到1.5美元現金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華亞科對奇夢達的應收帳款仍高達新臺幣30億元(合約6.1億元人民幣),如果無力追討回來,第1季恐怕將擴大虧損。而華邦則指出,目前已緊急暫停對奇夢達的所有出貨動作。
全球DRAM廠陷入嚴重供過于求危機,紛紛向各政府申請援助,奇夢達近2年來營運陷入嚴重的破產危機,2008年12月再度向德國政府、英飛凌和葡萄牙州立銀行申請3.25億歐元(4.22億美元)的援助金,原本各界都認為奇夢達會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熬過這次DRAM產業的大蕭條,但整個局勢出現大改變。
奇夢達23日正式對外宣布,在母公司英飛凌資金拒絕再次注入資金,以及德國政府也決定放手,不再給予資金援助下,已申請無力償還負債的破產令,震驚全球存儲器產業,也是在這波DRAM巨浪下,全球第1家被吞食的DRAM廠。
據存儲器有關人士透露,德國政府在最后一刻拒絕出資援助,主要是因為奇夢達獅子大開口,除了3.25億歐元的援助金外,額外要了3億歐元的運營資金,總共伸手要6億歐元,于是德國政府發現,如果這次投了3億歐元下去,不但沒有回收的機會,且未來就此會成為奇夢達提款機,因此拒絕再資助奇夢達,而大股東英飛凌更是拒絕再拿錢出來,奇夢達只好宣布破產。
集邦科技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第3季全球產出達到顛峰,當時單月平均產出約125萬片,然而近期減產效應發酵,今年第1季月平均投片量僅92萬片,奇夢達的產能(不算華亞科)在德國和美國的12寸晶圓廠產能約6-7萬片,若加計華邦的代工產能,奇夢達全球單月產能約8萬-9萬片,推算奇夢達全球市占率近10%。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華亞科雖然與奇夢達終止合作,但根據雙方合約的規范,仍會持續出貨給奇夢達直到2009年8月,但華亞科對奇夢達的應收帳款,短期內恐無法還清,而華亞科可能是奇夢達的最大債主。
華亞科總經理高啟全表示,目前華亞科對奇夢達的應收帳款還有約2個月,總金額約30億元新臺幣,目前已派律師過去了解情況,此筆金額恐不會在短期內討回,最壞的情況是在2009年第1季認列。
有關人士透露,奇夢達之前囊中羞澀,由于無法支付華亞科的買貨錢,華亞科曾好幾個月拒絕出貨給奇夢達,后來奇夢達的資金壓力稍稍解除時,華亞科才又恢復正常供貨,因此華亞科或南亞科內部對于奇夢達的財務狀況,已有掌握。
奇夢達目前唯一的策略聯盟伙伴是華邦,華亞副總溫萬壽表示,目前已停止對奇夢達的所有出貨動作,剩下的標準型DRAM芯片會自己銷售,但重新建立銷售管道需要一些時間,對華邦第1季的營收會有影響,因為有些貨不能即時賣給奇夢達,勢必會直接影響營收。
在應收帳款部分,溫萬壽指出,目前幫奇夢達代工12二寸晶圓廠產能約1.6萬片,目前對奇夢達的應收帳款約45天。
在技術制程方面,溫萬壽進一步指出,向奇夢達移轉的65納米制程Buried Wordline技術,第1季已進入量產階段,目前不論是技術、專利都充分掌握,因此不會擔心,65納米制程Buried Wordline技術至少還會再撐2-3年,唯一疑慮的是下一代的46納米制程技術無法單靠華邦一己之力做下去。
對于是否轉向美光或爾必達陣營,溫萬壽表示,未來在制程技術上不管與哪里一個陣營合作,華邦都保持開放的態度,以華邦手上的現金和65納米制程技術,對于新合作對象沒有迫切性。(編輯:堅定)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2009年1月22日上午,我國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光高清NVD播放機和光盤產品在武漢正式上市,標志著我國光存儲產業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創造的NVD技術標準,有助于我國光盤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奇夢達虎落平陽 華亞科窮追不舍6億賬款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1230/20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