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球網偶然看到一篇《傳說中的“窩窩團路演PPT”亮點》的分析文章,且不管窩窩團是否準備了路演,該文的數據來源也未能得到官方確證,但里邊關于窩窩團、拉手網之間的一些數據,還是值得研究的。
在閱讀和對比這些數據之后,結合最近觀察的行業發展態勢,我對中國團購網的發展趨勢,又有了一些新的見解:其一,2011年洗牌年,洗掉了團購網市場的浮躁,也起到了去糟粕留精華的作用;其二,團購網也轉身以尋找更大的空間,但到底是走生活服務類團購,還是轉型實物團購?
首先,大浪淘沙,團購網市場份額加速了集中化。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排名前十的本地團購網站占據整個市場80%的份額,其中窩窩團、拉手、美團三家團購網在生活服務領域競爭激烈。而在11月,排名前三的團購網站就占了市場的50%。
另據團800統計,11月全國共計新增15家團購網站,因網站無法訪問、無產品更新或業務轉型被視為關閉的團購網站共計165家。截至11月底,全國現存團購網站約計3907家,環比減少3.7%。其實,團購網前兩年實在是太熱,加上進入門檻低,一下子涌入數千家企業,肯定市場擁擠,洗牌是團購網市場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排名前10團購網占80%的份額,充分證明了洗牌的效果,毋庸置疑團購網市場的馬太效應,仍然會繼續下去。
其次,團購網到底是以生活服務類為主,還是以實物團購為主?先來看一組數據,2011年Q3,窩窩團一共成交客單570萬,其中生活服務類比例92%;而拉手網此前公布的數字,則反映出其****的客單實物團購比例越來越高,2011年Q3占比高達66%。
從窩窩團與拉手網的首頁也能看出雙方不同的側重點,窩窩團側重生活服務類團購,而拉手網側重實物團購。如果團購網將方向定位在實物團購,則將面臨天貓、京東等強大對手,同時物流和倉儲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京東打拼多年,至今無法盈利,而且淘寶與京東都已經投入巨資自建物流與倉儲,進入實物團購市場無疑面臨更大的資金壓力,將繼續拖慢扭虧為盈的時間表。
因此,雖說互聯網要因地制宜,要實現徹底的本土化,但是無論是從盈利角度,還是長久發展的角度,走Groupon的生活服務類團購之路或許才是中國獨立團購網的發展方向,因為這個市場強大的競爭對手少,也無需花費重金打造物流和倉儲。
所以經歷了大浪淘沙的團購網,自然是剩者為王。而找對后續的發展方向,才能在競爭中保證持續向好的勢頭。燒錢,永遠不是良性的盈利模式,看不到前景的燒錢更不可取。(文/磐石之心)
推薦閱讀
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證券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對證券人才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再加上每年人才的流動,使得目前證券業 凸顯巨大人才缺口。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網到底是押寶生活服務還是實物團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117/2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