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科技公司有兩種最賺錢的模式,一種是蘋果的硬件、軟件和服務同時賺錢,另一種是亞馬遜的硬件不賺錢而靠服務和軟件賺錢,不過現在看來,這兩種模式對于傳統的電腦公司都是革命者,無論是蘋果還是亞馬遜都極度的壓縮了電腦公司的生存空間,相比較而言,亞馬遜更可怕。
近日《時代周刊》網站刊出了一篇文章,分析了電腦公司為什么會懼怕亞馬遜,以下是文章全文。
上個八月,我在個人網站上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是什么真正嚇到了蘋果的競爭者們。”在文章里,我陳述了這樣的觀點,蘋果公司的競爭者們真正害怕的是蘋果的第六感——它可以預知消費者的需求,甚至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
很多人相信這種預知力源自于史蒂夫•喬布斯關于產品的直覺,因為蘋果公司從來不做關鍵群體或者任何真實的客戶調查。雖然這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真相是蘋果公司的高管們創造一種他們想要并想要去給自己使用的產品,這成為了他們產品創意和設計的指導方針。
蘋果公司也不怎么需要發明產品。它把市場上已經存在的產品變得更好。例如,蘋果公司沒有發明MP3播放器,但是iPod使MP3播放器變得更好。這同樣適用于iPhone和iPad。
但是蘋果公司通過使用其產品作為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前端進一步利用了這一點,為它的消費者們創造了一個偉大的生態系統。這并不只是將蘋果公司與其他競爭對手分開,也使這家公司很難有人與之抗衡。對蘋果公司的競爭對手來說,這成為了一個可怕的問題。
我最近得到了一家巨大的跨國科技公司的咨詢請求。它想要我們去調查研究亞馬遜公司在未來商業上的影響潛力。雖然我們沒有拿到這個項目,但我們也因此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對這個問題展開調研。我們發現,亞馬遜公司以和蘋果相似的方式,在幾乎所有高科技公司中制造了巨大的恐懼。
究其原因,雖然亞馬遜公司并不是一家明確的高科技公司,它卻是一家涉及范圍極為廣闊的消費品公司,只要使用Kindle或者Kindle Fire HD那樣的設備作為移動前端就可以訪問其廣泛的產品和服務。
這樣就很清楚,為現在想象一下電腦公司,甚至是面向消費者,建立在硬件之上的電子高科技公司如何看待亞馬遜。亞馬遜公司,像是蘋果公司一樣,幾乎重寫了高科技游戲的規則。硬件上日益激烈的競爭迫使廠商們轉向價格戰,硬件能夠得到的利潤幾乎沒有。一些廠商仍然在玩數字游戲,希望在份額上銷售足夠的產品以獲取5%到10%之間的利潤。
但在市場背后,蘋果和亞馬遜還有一點有趣的不同。蘋果獲得了兩全其美。他在所有的硬件產品銷售上有27%的利潤,然后再應用程序,內容和服務上掙錢。另一方面,亞馬遜在硬件上幾乎沒有利潤,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它的設備在產品和服務的購買上取得利潤。
這兩種商業模式使其他的競爭者們很難僅僅通過銷售硬件獲得真正的收益。這因為——特別是在亞馬遜公司——利潤是通過人們通過硬件的方式購買產品和服務而獲得的。而此刻,沒有電腦公司有能力去提供自己的,甚至是接近符合亞馬遜提供給其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系統。
有意思的是,在這個擔憂亞馬遜在其未來的影響的跨國公司的請求中,這家公司甚至考慮到收購一家在網上有消費品銷售的零售商,作為其與亞馬遜的潛在競爭。然而,亞馬遜公司的工作已經十分出色,他們自己建立起的消費品商店和分發中心,使得沒有一家網上零售商在遞送貨物方面,能達到亞馬遜今日所擁有的深度和廣度。
順便說一下,并不只有電腦公司們在害怕亞馬遜。這周,沃爾瑪停止了所有亞馬遜Kindle設備的銷售。沃爾瑪最后還是清醒了,意識到了Kindle平板電腦事實上對它的生意是充滿競爭力的。沃爾瑪只是亞馬遜公司產品的陳列室。沃爾瑪發現人們會去它的商店查看一款他們想要的產品的實體,而且如果在亞馬遜上的價錢更便宜,他們會在亞馬遜購買。這點在那些還是Amazon Prime用戶的顧客身上尤為突出,因為他們不需要支付運輸費用,而且可以獲得更便宜的產品。(Amazon Prime是亞馬遜的付費會員服務,會員可以以租借的方式免費使用亞馬遜上指定的電子書、音樂、影視內容,同時還可以在快遞服務上免除郵費,此外,會員還可以以最優價格購買亞馬遜上的實體商品)今年的早些時候,Target出于相同的原因停止銷售Kindles。
亞馬遜,蘋果,甚至谷歌被證明是龐然大物,也是電腦公司、大零售商的直接競爭者。亞馬遜和谷歌雖然不制造自己的電腦,他們的圍繞著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商業模型卻非常具有破壞性。現在,這個模型造成了幾乎所有的電腦玩家在害怕亞馬遜,一家18個月前甚至沒有出現在競爭力排行榜上的公司。
推薦閱讀
諾基亞Lumia 920價格比三星Galaxy S3高25%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諾基亞Lumia920智能手機的價格比三星GalaxyS3智能手機高25%,可能會引起消費者不滿,使其趕超競爭對手的努力毀于一旦。 【IT商業新聞網綜合】(記者 慕寒)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腦公司最應該害怕誰,亞馬遜還是蘋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201/11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