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球市值第四高的公司沒什么慘的,微軟就是。然而,同樣是微軟,10年前的市值卻是如今的兩倍。換句話說,它十年來完全沒有什么長進。
無論這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消費者對微軟的信心都很不足。在年輕人眼中,微軟一點都不酷,他們根本不在乎微軟。對年齡大一點的人來說,他們只有在工作時需要微軟,一旦有了空閑,還是會立刻轉向蘋果或谷歌的設備。
一個月后,微軟就將推出Windows 8,這是一款頗有膽識的操作系統,將觸摸界面引入了桌面計算領域。這是自Windows XP之后,微軟最重要的一次產品發布,然而,過去12個月間,科技行業最津津樂道的卻是iPhone 5究竟長什么樣。
從這一點來看,微軟的確很慘。
的確,比爾·蓋茨(Bill Gates)一手打造的這家軟件公司最近十年幾無建樹,最大的亮點反而是游戲部門推出的Xbox Live和Kinect,前者有點像玩家專享的夜間版Facebook,后者則是一款廣受追捧的體感控制器。微軟的必應搜索引擎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當今增速最快的移動設備領域,它卻遠遠落后。
那么,微軟應當如何回歸正軌?綜合各路批評人士的建議,通過以下8種措施,微軟有望成功重塑自我,重新主導科技行業,并擺脫跟隨者的尷尬角色。
1、集中精力,縮短戰線
微軟總是遭遇各種批評,但卻從來沒人批評微軟太專注。“他們的產品線太多,資源攤得太薄,”長期關注微軟的ZDNet編輯瑪麗·約·弗雷(Mary Jo Foley)說。他認為,由于微軟一直保留著一些表現糟糕的產品,導致他們的產品越來越不受重視。不過,弗雷也表示,“微軟這方面正在逐漸好轉。”
2、將所有軟件轉入云端
微軟現在碰上了一點小麻煩:用戶希望能從任何可以上網的設備中管理、查看和修改文件,也就是所謂的云計算,但微軟的多數利潤仍然來自需要安裝在本地設備上的軟件。正因如此,該公司對于通過互聯網提供折扣軟件的方式一直都很遲疑。
Beta News編輯喬·威爾考克斯(Joe Wilcox)表示,倘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微軟必死無疑。“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微軟的地位本身就不強,甚至可以說很弱。如果所謂的后PC時代是用云連接各種設備,那么微軟的操作系統也就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了。”他說。
3、弱化桌面的地位
微軟通過出售桌面操作系統積累了巨額財富。盡管桌面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是重要的計算工具,但不再是主要工具。它只是眾多可用的計算設備之一。
“誰還在乎桌面?”我二十幾歲的妹夫說。只要足夠便攜,而且能上網,他根本不在乎生產廠商,也不在乎外形。所以,除了將所有產品都轉入云端,微軟還應當兼容各種設備,不再受制于操作系統。例如,谷歌就可以在Macintosh、Android、iPhone、Windows和Chrome OS中使用。換句話說,關鍵在于應用,至于你用什么設備訪問,根本無關緊要。
4、要領跑,不要追隨
無論是否有失偏頗,當今的多數人都認為微軟基本在跟隨蘋果和谷歌的步伐,沒有引領潮流——Zune、必應、Windows Phone、Surface平板電腦和零售店,無一不體現出這一點。就連Kinect也是為了應對任天堂Wii而推出的產品。要真正令消費者感到振奮,必須敢為天下先。
“即使微軟在云計算時代無法延續PC時代的輝煌,它的努力也會推動蘋果、亞馬遜、谷歌和其他企業做得更好。”維爾考克斯說。
5、只服務一個老板
對微軟而言,現在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已然縮水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然而,Windows 8有可能會造成這種后果,原因是這款系統將同時服務于觸摸屏用戶和傳統的鼠標鍵盤用戶。
“我擔心Windows 8過于專注觸摸計算了。”科技博客Engadget編輯蒂姆·史蒂文斯(Tim Stevens)說。弗雷也同意這種觀點:“微軟正在疏遠老用戶,迎合以觸摸操作為主的新用戶,我認為他們可能做得有點過了。”
要同時提供觸摸軟件和傳統軟件沒有問題,但最好的方式是將二者區別開來,就像蘋果的Mac和iOS那樣。
6、突出自身特色
即使是在90年代,如日中天的微軟產品也從未像如今的蘋果那樣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征。事實的確如此。但與此同時,酷也有很多境界,如果你足夠自信,也不擔心身份認同,就不必非得追求蘋果那種狀態。微軟越早意識到這一點,就越有可能再次崛起,而不僅僅是繼續吃老本。
微軟現在的地位很有諷刺意味,它將自己的品牌定位為大衛,將蘋果視為哥利亞,試圖反對蘋果的主流文化。這兩家公司似乎已經交換了位置,原本“不同凡想”的蘋果,如今卻成了被顛覆的對象,這一切都是因為它的產品覆蓋面太廣。
7、不要重蹈IBM的覆轍
IBM曾經是計算行業家喻戶曉的品牌。當它放棄消費業務后,也的確在企業領域表現不俗。然而,它的地位和規模都已經今不如昔。如果微軟無法充分融入云計算趨勢,也將重蹈IBM的覆轍。“倘若微軟像IBM那樣退守企業市場,將消費市場割讓給對手,他們就將被邊緣化。”威爾考克斯說。
8、重獲開發者支持
Windows之所以能主導整個行業,并不是因為它的用戶體驗比Macintosh更優秀,而是因為它向第三方開發者投入了更多資金,從而獲得了更多應用,最終贏得了更多用戶。但微軟似乎已經改變了做法。
“位置恰好顛倒了。”維爾考克斯說,“當今最令人振奮的應用在哪里?不在Windows,在Android和iOS。”如果微軟希望再次奪回主導地位,就必須吸引更多開發者,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用戶。
談到微軟的發展機遇,各路人士的意見并不統一。史蒂文斯說:“我認為他們擁有充足的資金,或許可以實現不錯的效果。但我不知道他們能否再次成為市場領頭羊。”
弗雷也表達了自己的質疑。“我不確定他們能否再次成為消費行業的巨擘。”她說,“做對3件事是否足以糾正10年的錯誤?我不知道。”
另一方面,威爾考克斯則看到了其他企業的復興案例——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微軟的宿敵蘋果。“如果蘋果能從15年前瀕臨破產的境地復興為全球第一大公司,微軟肯定也能。”他說。
推薦閱讀
惠特曼在取代前任李艾科(LeoApotheker)后,便肩負起恢復惠普投資者信心的重任。錢伯斯認為,作為全球第一大PC廠商,惠普有望從云計算和平板電腦浪潮中獲得增長機遇,但有可能無法追趕競爭對手。思科和惠普在網絡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應當如何回歸正軌:8大措施有望回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201/11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