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4日消息,Keepsko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特里斯坦•路易斯(Tristan Louis)撰文稱,從最近三次產品發布會看,蘋果開始吃老本,極力鞏固自己的領先地位,而不是想著大規模創新。對供應鏈熟悉的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也重硬件輕軟件,iPhone 5的地圖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路易斯稱,蘋果必須要同時重視軟件和硬件,并從微軟的歷史中吸取教訓,否則的話,蘋果很可能重蹈微軟覆轍。
全文概要如下:
一家公司因為新版操作系統的華麗發布而達到了新的高度。其中提供的某些功能被認為是從別人那里抄襲來的。如果是1995年,那么這家公司就是微軟,操作系統就是Windows 95。如果是2012年,那么這家公司就是蘋果,操作系統就是iOS 6。
喬布斯到哪里去了?
兩年前,iPhone 4發布的時候,用戶很快就經歷了天線門。顧客的憤怒促使蘋果出來公開道歉,并很快提出保護套解決方案。去年,蘋果發布iPhone 4S,Siri是這款新手機的主要創新賣點。但Siri還沒有完成成熟,人們很快就在社交網站上告訴這個世界,這個功能令人失望。今年,搭載在iPhone 5上的iOS 6操作系統上的一大創新就是蘋果自主的地圖產品。如果你相信蘋果所說的,那它就是“有史以來最美麗、最強大的地圖產品”。但這個代替了谷歌地圖的地圖產品似乎問題不斷。
在新聞學中,有一個有關于“3”的規則:3個類似事件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趨勢的興起。所以按照此原則,最近的三次iPhone發布,蘋果至少已經有一個主要問題。在史蒂夫•喬布斯時期,產品要被認為要足夠好才會被發布,在后喬布斯時期,似乎這種質量控制遭到動搖。
精雕細琢
將蘋果稱為創新者可能有點言過其實,過去這家公司擅長將其他公司發布的笨拙產品精雕細琢后作為自己的產品推出。蘋果的iPod并不是第一款MP3播放器,但它是首款易于使用的數碼音樂播放器;iPhone也不是市面上首款智能手機,但它是第一款提供優美智能手機體驗的手機;iPad不是市面上的首款平板電腦,但它至少提供了全面的體驗,讓人不那么討厭。在每個案例中,蘋果都是將市面上現有的產品拿來精雕細琢,然后裝作是一種全新的標準、全新的產品推向市場。
但最近幾次發布中,新產品的精雕細琢漸漸減少了。沒錯,iPhone 4的新天線設計是革命性的,但不管用;是的,對于聲音驅動界面來說,Siri是個更好的創意,但它不管用;是的,蘋果將3D引入地圖的創意看起來是要比谷歌地圖還好,但它不管用。
如果這些創新都有作用,那它們可以被視之為一種改善,讓蘋果和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再次拉遠,但在這些具體案例中,它們卻被視為倒退。而且,對于蘋果來說更麻煩的是,它們可能會使蘋果過去取得的輝煌毀于一旦。
非標準屏幕
蘋果提到的iPhone的其他創新包括新外觀和更大的屏幕。但iPhone 5的屏幕尺寸不符合業內的任何標準。業內的大多數手機屏幕均符合標準尺寸。因此大多數大屏智能手機都是1280X720的分辨率,以便能符合16X9的比例。
但蘋果與眾不同,iPhone屏幕的分辨率為1136X640,這種分辨率是業內從來沒有見過的。這么做的理由是因為這樣的尺寸可以讓你的拇指完成在整個屏幕上的操作。。通過蘋果強大的宣傳攻勢,這成了一個有效的論證。
但看過蘋果其他強調iPhone 5主要功能的廣告后,你會發現傳達信息的不一致。在這些廣告中,操作iPhone 5主要是用雙手,沒有大拇指在屏幕上移動。對于一個在廣告和幻燈片的顯示上花大工夫的公司來說,這個疏忽讓人感到奇怪。
蘋果是下一個微軟?
公司的成長似乎總有一種循環規律。幾十年前,微軟就從生機勃勃的初創公司(從發布Windows 3.1開始),成長為中堅力量,再到市場領導者(Windows 95的發布代表了一個巔峰),之后又被視為壟斷企業。隨著競爭對手的涌現,現在微軟是一家政府控制和運營的懦弱企業。
看看蘋果,我們就能發現一些相似之處。1997年之前的蘋果是一家生機勃勃的電腦制造商,雖然市場占有率很少超過10%,但一直準備好迎接競爭。隨著iPod、iPhone和iPad的推出,蘋果成為了毫無疑問的市場領導者,定義了行業的發展方向,并被眾多競爭對手仿效。但如果你研究過蘋果最近幾次發布會,會發現現在的蘋果吃起了老本,極力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而不是進行大量的創新。
已經推出第6個版本的iOS顯然是抵抗谷歌和其他廠商的利器,是蘋果產品能持續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蘋果非常賣力地將競爭對手的產品替換掉。盡管蘋果和谷歌曾有過甜蜜歲月,使得谷歌地圖和Youtube可以整合進iOS,但現在蘋果將其視為主要威脅,一定要將它們替換為自己的產品。這將導致Siri將成為處理搜索的一種新手段,地圖也是當今智能手機的重要功能之一。
這種模式已經開始在蘋果的態勢中顯現,可以看出蘋果正在專注于兩件事情:首先,它必須保護和拓展iOS的范圍;其次,它正在優化營運能力,爭取盡可能多的出售產品。但是反壟斷的幽靈一直存在。不管公平與否,蘋果保護現有業務的舉動在錯誤的判斷下將被視為強取豪奪。最近的地圖事件已經有了這種感覺。
我們希望,處于領導地位的蘋果足夠聰明,能從歷史中吸取微軟的教訓。如果不能的話,它最終會發現自己被貼上壟斷企業的標簽,并被送上法庭,在電子郵件的斷章取義中尋找解脫的證據。
接下來該怎么辦?
因此,蘋果的確存在一些問題,地圖問題是現在就要處理的。另一方面,蘋果擔心它在產品品質上傳達的信息會讓消費者捂緊錢包袖手旁觀(微軟的產品質量開始下降時,一般的共識就是微軟的產品要等到第四代才值得購買),之后蘋果要擔心被看作是一個下流的壟斷企業。
蘋果處理地圖問題的做法有限。沒錯,它有足夠的資金購買一家超棒的地圖公司(Tom-Tom或諾基亞都可以考慮),但這在市場上會被視為一種負面印象,因而強迫蘋果自己來修復相關問題,或者是收購一家較小型的初創公司來幫助它修復問題。
注重細節是蘋果為人所知的有點,但從趨勢來看,這種細節已經有一些被丟在腦后。喬布斯偏執的關注公司的方方面面,從廣告到軟件對硬件的支持程度。現在蘋果需要找到方法重回這宗模式,將公司的各方面整合起來。
蘋果必須軟硬件兩手抓。我們看到的是蘋果首席執行官對如何打造穩定的供應鏈有很深的理念,但蒂姆•庫克需要跳出他擅長的區域,將同樣的精力專注于軟件上:喬布斯帶領的蘋果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了解軟硬件的結合是革命性產品的關鍵,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那蘋果會發現美好時光已經成為歷史。
推薦閱讀
隨著聯想控股酒業公司(下稱聯想酒業)收購孔府家酒一事的塵埃落定,聯想酒業旗下的白酒品牌增至3個,至此,其多品牌運作的發展路徑也逐漸浮出水面。 隨著聯想控股酒業公司(下稱聯想酒業)收購孔府家酒一事的塵埃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吃老本重硬件輕軟件 蘋果或重蹈微軟覆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201/11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