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一值錢的IPTV也剝離了,UT斯達康只剩下一些毫無競爭力的產品了。”在UT斯達康近日宣布其IPTV業務的剝離計劃完成后,業內網站中國軟件資訊網總編輯陳禮明對記者表示。
對于沉浸在小靈通輝煌時代的UT斯達康,調整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詞匯。但其每一次調整都被業界認為“始亂終棄”,在剝離IPTV后,UT斯達康離通訊行業的主流道路越走越遠。
剝離出于成本考慮
此次UT斯達康剝離IPTV業務主要是出于成本考慮。據最新的財報顯示,UT斯達康二季度虧損180萬美元, 營收同比降18%。UT斯達康表示,剝離IPTV業務有望將年運營開支降低約1700萬美元。從而使2012年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將提高至35%以上,運營現金流將實現收支平衡。
在業務調整外,UT斯達康也完成了管理層調整。據之前的管理層調整計劃,黃紹球將正式出任UT斯達康CEO,首席獨立董事李小平被公司董事會選舉為董事長。UT斯達康原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盧鷹將領導剝離出去的IPTV設備業務新公司。
UT斯達康方面表示,董事會希望能借此次業務剝離進入增長更快、利潤更高的領域,增強業務價值。業務剝離后,IPTV設備業務部門將成為自主經營的獨立企業運營。盧鷹表示:“新公司將致力于IPTV業務的發展和UT斯達康全產品線在中國銷售業務的獨家代理。”
邊緣化的IPTV業務
2005年10月,UT斯達康前全球總裁陸弘亮向員工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公司下一步在中國市場將主要以小靈通和IPTV為主。但7年過后,UT斯達康這一轉型宣告徹底失敗,其IPTV業務也從發展重點到逐漸被邊緣化,直至被最終剝離。
在小靈通外,UT斯達康一直都在尋找業務轉型的方向,但IPTV在中國市場的情況與國外有很大不同,除了受到技術的限制外,還要受到政策方面的限制。另外,中興、華為等傳統設備廠商的介入,也讓UT斯達康的生存空間日益萎縮。
據了解,去年國內IPTV用戶數量達1370萬。雖然用戶增長速度高于衛星及有線廣播數字電視用戶,但后者2011年的用戶數量高達1.15億,仍然遠高于IPTV用戶數量。
陳禮明認為,由于IPTV市場遠不能跟3G市場相比,UT斯達康很有可能從原先的主流設備商變為二流設備商,并可能被邊緣化。
十年變革遭遇輪回
“UT斯達康隔段時間就進行一段調整,對其自身發展很不利,用戶很難對這樣的企業有信心。”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UT斯達康早在2002年就意識到公司的發展不能只依靠小靈通,也不能只依靠中國市場。但在經過業務多元化擴張、IPTV嘗試之后,最終的結局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另外,UT斯達康曾多次出現人事風波。在2005-2009年間,該公司創始人周韶寧、陸弘亮、黃曉慶等就已紛紛辭職。有意思的是,UT斯達康在去年年底時,曾任命盧鷹為董事長,并稱從今年3月31日起正式生效,黃紹球當時也已遞交辭呈辭去其董事職務。而此番UT斯達康又再次將二人的職務做了新的調整,讓人感到了UT斯達康的“善變”。
“UT斯達康在事關公司戰略決策的問題上向來游移不定。此番戰略調整,很可能又是一次內部斗爭的結果。”陳禮明說。
推薦閱讀
這些平板電腦和可轉換平板電腦將使用英特爾最新處理器,并運行完整版Windows8系統,實際上可運行Windows7筆記本上的所有應用軟件。這與基于WindowsRT平板電腦不同:后者無法運行傳統Windows應用軟件。 9月19日消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201/11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