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淺辰)近日,LG電子推出了自稱“硬件及軟件直指最高標準”的Optimus G。然而LG這款帶有全球戰略性的智能手機在面對幾乎被蘋果三星壟斷的智能手機市場時多少有些底氣不足。
“現在吹得人有很多,但是真正的發展還是要用實力說話。就目前LG的發展來看,挑戰三星也是很困難的。”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IT商業新聞網獲悉,除卻在北美亞洲上市的時間晚于蘋果ipone5和三星的Galaxy S3。LG智能手機的認知度也遠不及蘋果三星。鑒于蘋果三星發展的強勁盡頭,在全球市場上來看,LG想要與他們相匹敵還相去甚遠。
產品破冰難
那么對于“兵家必爭”的中國市場,LG的發展還尚存機會嗎?
“LG已經錯失3G網絡制式下的市場搶占時機,品牌效應不太明顯。另外與蘋果相比,蘋果具備從軟件到硬件健康良性的生態圈,這是LG無法比擬的,而與三星相比,三星在價格體系的控制、時間差策略、營銷以及多種制式同步覆蓋等多方面的優勢也是LG無法比擬的。”易觀國際分析師李艷艷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認為LG想要超越蘋果三星很有困難。
在中國市場就國外的智能手機品來看,除卻蘋果三星,還有搭載微軟win8系統的諾基亞也推出新款的lumia系列智能手機。據IT商業新聞網記者調查發現,雖然諾基亞在全球市場屢屢受挫,但是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認可度還是相當高的。
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無論從品牌特色、產品功能還是用戶忠誠度的角度,對LG而言,都是在短時間內所無法企及的。
與全球大品牌的競爭不占優勢,那么對于中國本土的智能手機商競爭會不會好一些?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2Q2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諾基亞、三星、蘋果仍然唱主角,占有率分別為22.7%、19.8%、11.7%,而LG的市場占有率比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本土廠商還要低。
作為一家韓國品牌,LG在中國市場不具備其他公司如蘋果、諾基亞等的品牌優勢,而在價格方面又拼不過中國本土的千元智能機。高端低端市場均被占領,LG處境進退維谷。
渠道待開拓
以上討論的是產品,而從銷售渠道方面來看,LG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不占優勢。蘋果三星的體驗商店自不必說,就中國本土的一種廠商而言,LG在渠道方面想要輕松打開也很困難。因為中國的智能手機擁有絕對的本土優勢和文化優勢。以聯想為例,聯想自建的品牌專賣店遍及全國各地,而且品牌文化營銷也得心應手。也是作為一家沒有很強品牌影響力的公司所望塵莫及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LG的品牌效應在中國有足夠的影響力,而且銷售渠道也分布廣泛,但是卻還有一個更為急迫的問題橫亙在LG智能手機和廣大的中國消費者中間--中國的LTE網絡還在起步階段,發展尚不成熟。
“對LG而言,做好中國市場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還未定型,政策還不明朗。”北京締元信互聯網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秦雯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
據LG電子相關員工介紹,位于韓國平澤市的手機生產線,90%的產能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中50%是LTE手機。而據一位LG電子的手機設計工程師透露,基于LTE網絡,LG做了較多的應用與技術儲備。現在全球3G網絡都在向LTE的方向發展,“我們相信用戶一定會喜歡網速流暢,打破屏幕限制的應用。”
“目前,Optimus G這款手機還沒有進入中國的時間表,暫時不清楚什么時候上市。”Hong Ken表示,由于中國目前還是3G,這款4G手機的性能并不能較好體現,所以可能無法在中國的智能手機紅海當中“脫穎而出”。 據LG電子中國區的相關人員介紹,目前,中國區主要推Optimus 4X系列的手機,對于Optimus G還沒有開始宣傳。
對于這種技術差距帶來的矛盾,就目前來看,還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跟其他同類智能手機商相比,LG采用相同的技術短期很難顛覆產品,給用戶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而獨辟蹊徑的新技術卻還受到來自中國網絡技術發展相對滯后的掣肘。
尋路未來增長點
商場如戰場,LG曾經在智能手機時代以其清新的市場定位籠絡了大批的中國消費者。但是在智能手機爆發的時候卻沒有抓住機會。結果現在遭受來自智能手機市場的“反噬”。
那么LG想要重振雄風,還有沒有機會?
隨著蘋果三星專利大戰越演越烈,蘋果三星之間的合作也受到波及。三星顯示屏在iPad顯示屏出貨量中急劇下降。2012年第一季度,其每月向iPad提供的顯示屏數量還達到250萬臺。然而,8月份,三星顯示屏在iPad顯示屏出貨量中的數量下降至大概70萬,并且有可能這一數字將繼續下降。
同時夏普向iPad提供的顯示屏數量也有所下降,從7月份的90萬下降至8月份的40萬。而CMI到2012年第三季度末為止,其生產的顯示屏將在所有iPad顯示屏出貨量中占據低于5%的比例。
與之相對的是LG的顯示屏在蘋果產品出貨量中的比例卻急劇攀升。業內消息稱,LG所生產的顯示屏目前占據了iPad顯示屏出貨量的70%。
另外,在iPhone 5中,蘋果首次引入了in-cell屏幕技術,將顯示屏和觸摸傳感元件集成在一起。這一顯示屏來自LG Display和Japan Display兩家公司。iPhone5是蘋果對iPhone外觀設計的一次重要調整。在發售的前3天中,iPhone 5的銷量達到500萬部。然而,in-cell顯示屏的生產相對此前的顯示屏更困難,并成為iPhone 5整機供應的瓶頸。
巴克萊分析師本·雷澤斯(Ben Reitzes)表示,對LG Display和Japan Display而言,為蘋果生產足夠多的新型顯示屏是一項挑戰。他表示:“由于轉向in-cell顯示技術,蘋果面臨了嚴重的生產限制。蘋果很難跟上需求。”
蘋果與三星的專利大戰為LG帶來了機會。然而對于蘋果強烈的供需要求,確為LG帶來了強大的挑戰。業內不斷流傳著,被蘋果選作合作商前景光明的段子。LG此番與蘋果合作是機會也是強大的挑戰。到底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對LG日后的發展很關鍵。
對于LG未來的發展,秦雯認為,LG要找好自己的產品定位,找準目標消費市場。要把自己的產品營銷傳播到位,探索出真正屬于自己的產品增長點才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對于LG想要在中國取得長足發展需要的的突破,李艷艷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一與運營商合作,在與運營商合作方面,有中興、華為等國產手機,LG可作為與運營商合作的補充,拓展中國市場;二可走垂直化手機方向,可在音樂手機、游戲手機等方面發力。
推薦閱讀
曾經的喬布斯背后九虎將中,蘋果零售店之父榮·約翰遜早已另謀高就,他的繼任者布羅維特現在也宣布離職,被稱為iOS之父的福斯特爾同時離開,加上Mac掌門人鮑勃·曼斯菲爾德已宣布退休(雖然又被“返聘”),這一切意>>>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01/11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