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于麟) 我們不保證您在閱讀此文后能夠確定的做出選擇,我們的討論是限制在這樣一種假定的場景或者叫規則里,即相同的價格、相同(或相近)的配置下,進行的用戶體驗和其他任何可能的附加價值的對比。
這篇文章是基于以下兩個事件為背景:微軟Surface平板10月17日起接受預訂;蘋果發出媒體邀請函,定于10月23日召開特別發布會,普遍認為將推出iPad mini。事實上值得將發布會媒體邀請函都做成新聞的產品并不多,蘋果或微軟的產品卻經常這樣干,它們的戰斗,甚至可以追溯到傳聞時期,而分析師們竟然也對評價或者評比虛幻中的產品樂此不疲。
我們可以找到的有關對比微軟Surface與蘋果iPad的文章,是6月份的一篇《微軟Surface將擊敗蘋果iPad的10個理由》,來自于一個叫做eWeek的國外網站。但在我們看來,其中的10條理由并不是每個都合理、充分。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微軟Surface平板
其中一條講的是有關“筆記本的真正替代品”。在思考過這條理由后,我們得出了本文的主要觀點:如果微軟Surface贏了,是因為它不只是平板電腦,如果輸了,也因為它不只是平板電腦。
就像當初喬布斯沒有為iPad起一個確定的產品類型名稱一樣(直到去世, 喬布斯都沒有承認iPad是平板電腦),平板電腦這一產品類型的實際發明人微軟,也沒有確切的給出Surface的產品類型定義,而只是說這是一種“新的設備種類”。
不過,微軟為Surface準備了兩個重要注釋:一方面,Surface可以是一種平板電腦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它能夠與筆記本或超極本競爭。
蘋果iPad
按照目前公認的信息是, iPad的定位介于蘋果的智能手機iPhone和筆記本電腦產品(MacBook、MacBook Pro與MacBook Air)之間。而如果將微軟對Surface的注釋也按這種形式進行轉譯,就變成Surface的定位介于超級本與平板電腦之間。
這讓我們想起來曾經討論過的一個話題《海爾電腦借道觸摸一體機能否抄聯想后路?》,文中的一個觀點是,從用戶體驗角度看,海爾觸摸一體機的局部成功,只是因為這種機型將觸控體驗與桌面電腦結合的相對更加成功。而引證這項觀點的目的是,我們認為Surface能否有效取代,哪怕是改良或者升級平板電腦的用戶體驗才是問題的關鍵。
Surface事實上是代表純正的、傳統的PC向以蘋果iPad為首的純觸摸體驗式電腦進行的又一次挑戰,而上一次是英特爾,不過至少從現在看來,它的超極本正處在搞砸的邊緣。
而上述說法的證據是,從一張安裝了觸摸屏鍵盤Touch Cover的Surface照片上看,你根本分不清這是一臺平板電腦還是一臺傳統的筆記本電腦。
不過一個非常滑稽的事實是,我們可以非�?隙ㄌO果當初打造iPad,絕沒有指望它能打敗PC,我身邊一位同事的感嘆就能說明這件事,他的臺詞是“這東西,玩不了魔獸爭霸!”如今看來,業內評論人士總是將PC的頹勢歸結為iPad的出現,實在有些冤枉。
但不能否認,安裝了鍵盤座的Surface看上去和一臺PC沒什么兩樣,恐怕對于蘋果來說,不該被當成一個笑話看待,因為Win 8的研發已經證明微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并且在積極改正,更加糟糕的是,當喬布斯離開后,庫克和蘋果正在為如何打造新一代的觸控體驗發愁,因為觸控界面的用戶新鮮感和用戶體驗開發都被喬布斯弄到了目前相對的“極致”蘋果要么被別人打敗,要么就需要弄出點新花樣。
而同樣的,讓平板電腦盡早代替傳統PC的想法,難免會有風險。并且目前未有任何跡象顯示平板電腦的生命周期已經結束,恰恰相反,iPad的銷量仍呈上升的趨勢。此外,已經投機于平板電腦的利益體也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馬上發生,即便這些利益體中很多都是微軟的朋友,比如那些財大氣粗的OEM廠商,尤其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只要有一絲利潤的存在,它們都不會徹底的放棄一種產品線類型。
現在,我們要對剛才的話做個最后的總結。
1. 我們并沒有建議讓您現在去決定購買微軟Surface還是蘋果iPad,不妨再給它們一點時間。
2. 我們并沒有說微軟Surface和蘋果iPad哪個更好!
但是,我們倒是推薦您在下面的投票中表個態。
推薦閱讀
新打印機顯示了惠特曼修復惠普的意圖。2011年9月,惠特曼成為惠普CEO,她已經56歲,上任之后她專注成本控制,并投資于新產品�;萏芈粩嘭煿智癈EO在研發上投入不足,從而造成如今的困難。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惠>>>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01/11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