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消息,周鴻祎、李國慶、鄧亞萍今日在參加互聯網大會時參與圓桌論壇環節。當當網CEO李國慶在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對電子商務改變深遠,未來電子商務將繼續向個性化和預訂方式發展,電商巨頭想要贏著通吃市場是不可能的。
李國慶表示,越強大的公司越搶多元化,一定會留下很多真空,這就是垂直電商的機會。而在過去兩年電商價格戰沒有失血過多的垂直電商企業,即將會看到下一輪機會。
移動端流量占總流量10%
雖然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在10年前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但如今,中國移動互聯網正在以大步伐進步著。李國慶表示,當當網從移動端導入的流量,已經占到總流量10%。當智能手機降到千元以下,會催生更多的當當網應用。
除了購買方式的變化,移動互聯網還給電子商務帶來更多變革,李國慶舉例稱,當移動支付變得健全時,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將會更加簡潔,快遞員只需帶手機即可完成送遞和結款。
電子商務繼續向個性化和預訂形式發展
一本13年前的書《Web 2.0》預測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李國慶認為,這十年來,電子商務還并沒有實現書里的預言,但他相信,電子商務依舊回響個性化和預訂形式發展。
李國慶解釋說,拿服裝品類為例,最大的成本是倉儲,是積壓。如果用戶預定后再向工場下單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有效解決倉儲積壓問題,這是價格戰所打不垮的。
“當當的流量跟360是一個數量級的”
在微博上,李國慶是出了名的“李大嘴”,業界甚至對其產生了“有點二”的印象,對此李國慶解釋說,自己在企業經營管理上風格穩健,一點也不二。如果當當網沒有妻子俞渝參與管理,沒準會更健全。
為了證明自己的明智,李國慶表示自己三年前就預測到了“京東蘇寧價格戰”:“三年前我說蘇寧、國美因線上線下必須同價,三年前說必須跟京東有一場血戰,京東的錢足夠的話打一場贏戰。所以我就袖手旁觀。大家手里的財力、資本金燒光了,這次是假價格戰。”
“圖書30%是我賣的,全中國30%是我賣的,我30%多的增長很滿意,遙遙領先。而我的百貨平均自營日用百貨點也是百分幾增長,服裝是400%,是高速增長,飛速增長,但就這樣,我都是穩扎穩打,當當的流量,跟周鴻祎的流量是一個數量級的。”李國慶說。
未來三年:大力發展電子書和精品百貨
李國慶在會上展望當當網未來三年的發展計劃時表示,希望圖書品類中,電子書的下載營收能夠超過紙介圖書。此外,聚焦中心城市里的具備中高端消費能力的人群,銷售服裝、嬰童、家紡的精品百貨。
以下為李國慶圓桌論壇實錄:
李國慶:過去手機互聯網提到一個高度,其實10年前,中國在移動互聯網,手機互聯網上比日本落后15年,我甚至在一次會議上說落后的原因是封閉壟斷造成的,周總說的我完全贊同,當智能手機降到千元以下,會帶來很多應用。對當當網來說很多應用沒有產生,大家說到手機,過去不管是WAP還是客戶端、流量,并沒有去燒錢,就已經占到總流量10%,定單和銷售額占比差不多也是這個流量,所以顧客對移動互聯網需求非常強烈。
其實移動互聯網,我們也談到數字書,原來是年輕人的數字,現在在當當網下載數字書,在手機上閱讀整本書的閱讀,并不是年輕人的事,當然我們期望非常多,移動手機支付到現在發展很慢,我們快遞員還得身上背著Pose機,還得背一個定位儀,這在手機可以實現,以后身上不用背三個家伙,這個在未來幾年都會有很大的成長。
我在經營管理企業上一點也不2,我沒有周鴻祎2。我這個經營風格很穩健,只是我微博愛點評實事,對一些社會問題愛發表觀點,顯得有點2。所以我覺得我不2。你剛才問的問題,對于我老婆,寓于俞渝,如果沒有她的話,說心里話,沒準更健全。
提到過去電商領域的積淀,我覺得價格戰,在微博上講回避不了,因為零售業畢竟不是品牌商,我們也不是上游,顧客的忠誠度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零售業一旦發起一點攻擊,是回避不了,躲不開,我完全同意主持人東華說,中國電子商務15年前看美國。當時是13年前海南出版社出了一本叫《Web 2.0》,當時對電子商務提到兩個命題,這12年,當當13年,沒人干,就像你說的老往低處,第一個問題是個性化的定制,我做個小廣告,用戶只能在北京,服務北京,眼鏡能夠個性化,能夠上門,你到樓下,給你眼光測,給你選款式,個性化服務。那么個性化沒人做,還不是類別化,不是大規模定制。
第二電子商務能夠觸動真正產業鏈的變化,未來成本之低,來優惠顧客的,就是預訂,我們當當網最近賣服裝賣得那么好,同比增速400%、500%,表面看是價格戰,服裝到線下購物中心經常是出廠價乘以5,乘以4都是少的,凡客在打價格戰,打得傷痕累累。真正處罰整個產業鏈是零庫存,零積壓,顧客定完以后,7到15天才開始生產。服裝行業最典型,積壓是最大的成本,像食品、護膚品,一旦積壓,臨近保質期,只能報廢。這兩個都沒人做,就像你說的越打越遍體鱗傷,越打越虧損,越打越巨大。人家越打還是盈利的,確實令人羨慕。
首先更正一個問題,在前一段假價格戰,當當肯定不做這種假價格戰的行為。未來電商競爭格局,剛才有談到,在競爭格局,其他公司怎么在競爭中獲勝,不用我講,尋找競爭優勢,尋找差異化,在這里,貌似強大,越強大的公司越搶多元化,一定會留下很多真空,比如今天討論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他們又想做通訊增值,又要賺信息增值的錢,像他們音樂基地就差一步直接簽約歌手了,但是他可能是個人愛好,不見得是公司戰略。
但是這種通吃,結果通訊增值反而被騰訊,無論從當年的QQ到現在的微信,按說是運營商做的生意,他想的是信息增值的事。一定留下空檔。就像新浪、搜狐這些門戶,一天沒有放棄商城,但是12年下來了,沒做起來,為什么?比如淘寶何曾不想在圖書上滅了當當,為什么沒滅掉,當當網至今圖書是盈利的品類,大家大可不擔心,圖書30%是我賣的,全中國30%是我賣的,我30%多的增長很滿意,遙遙領先。而我的百貨平均自營日用百貨點也是百分幾增長,服裝是400%,是高速增長,飛速增長,但就這樣,我都是穩扎穩打,當當的流量,跟周鴻祎的流量是一個數量級的。
你們不信吧。不信不行,我按年頭計,人家按億多人,人家月月來,干嘛不天天來。按這個思路,我增加什么品類,馬上每個月有幾百萬,幾千萬銷售額,所以我是聚焦化策略,我們不做數碼3C品類,路演的時候,人家問我老婆,投資人,分析師,你們怎么看京東,怎么看數碼家電,我老婆的回答是你們怎么不挑戰沃爾馬,它的數量家電怎么賣不過百思買,也沒人會質疑百思買、蘇寧國美,你們怎么不賣蔬菜生鮮,你們問得著這些問題嗎?老想贏著通吃,不存在。
其他人醉沒醉我不知道,我是獨醒,請查當當網董事會或者戰略年會會議計較,三年前我說蘇寧、國美因線上線下必須同價,三年前說必須跟京東有一場血戰,京東的錢足夠的話打一場贏戰。這是三年前的會議紀要,我就袖手旁觀。我在深圳的時候,答記者問,三季度的價格戰不會比二季度慘烈,不會的,為什么做這判斷?因為大家手里的財力、資本金燒光了,這次是假價格戰。垂直電商也好,更多的電商也好,可能機會快來了,應該慶幸過去一年,半年當當網上市,資金巨額,把中國電商弄得熱的沒想到,我們都后悔它上市了,要知道別這么熱。過去一年零10個月或者兩年也好,過去劇烈的競爭,沒參與的人,沒失血的人還有機會,在這個機會面前,可能失血過多的人可能會倒下,我看新的電商新的雨露者和蓄勢待發者。
當當用三年時間,應該完成第一件事就是圖書從數字書的付費下載要超過紙介圖書。第二個聚焦,我們堅持在中心城市,對中高端消費能力的人群創造精品百貨,用三年時間,他們將在服裝、嬰童產品,家紡用品上,做遙遙領先者。
推薦閱讀
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ITC)提交的申請文件中,蘋果和HTC確認自8月13日以來進行了2次和解會議,但是這些磋商都沒有達成和解協議,雙方將繼續進行談判。 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國慶:當當流量與360是一個量級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30/11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