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記者 慕寒)韓國媒體近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蘋果將在新機型“iPhone5”中換掉大部分三星生產的零部件。
“蘋果將原本由三星供貨的快閃記憶體移動和DRAM等儲存芯片的供貨商換成了SK海力士、日本爾必達和東芝等公司,并把LCD供貨商換成了LG Display和日本Display。”消息人士同時稱,首批供貨商中,電池供貨商為國內的ATL與日本三洋,三星并未接到訂單。
電子元器件電商科通芯城的執行副總裁朱繼志表示,標準品的替換相對容易,但在核心零部件上,因良率等問題蘋果暫時還不能擺脫對三星的依賴。但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廠商在其間的作用不可小覷。“臺灣廠商對成本管控很有一套,蘋果的采購管理已經以他們為主,此次與其上游廠商聯手阻擊三星,這樣里應外合,三星已經很難招架了。”
在“專利大戰”結束后,雖然三星副總裁和三星移動業務負責人明確對外表示不會因手機業務影響公司零部件業務,但現在看來,他們的想法可能過于樂觀。
“像電池分成幾部分,負責組裝的叫做電池組裝廠,交給富士康,富士康再采購一些東西,比如說電鍍保護板、電芯等,三星下面的公司也有供這個電芯的。”朱繼志向記者表示,像電芯這樣的標準品,還是比較容易替代,通過蘋果認證的供應商一般都有很多家,這時候就要根據良率和生產周期來定合作伙伴了。可以看到,蘋果已經在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進行訂單處理。
據投資銀行Sanford C. Bernstein預計,三星向蘋果出售存儲芯片和顯示屏,在今年大約占據了三星電子每股收益的3%,這一比例已經低于2011年的4%,而蘋果的記憶體訂單對三星電子獲利貢獻度今年將僅剩下2.5%。
此次獲得iPhone 5記憶體訂單的爾必達,此前在DRAM領域市場份額排在全球第三,并且與臺灣公司力晶、瑞晶、力成等都有合作。業內人士透露,在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上,訂單增多的企業很多都和臺系企業有關系,除了爾必達,還有之前的面板訂單。
當然,郭臺銘所期望的并不僅僅如此,業內盛傳,在爾必達申請破產保護時,他極力推崇美光成為接盤者,為的就是不想讓三星一家獨大。外界認為,郭臺銘的此種動作,是在替其最大客戶蘋果整合供應鏈,以便將關鍵零組件訂單從三星逐步逐出。
在不同的場合,郭臺銘也不吝嗇表達對三星的看法,“只要它做的,我一定聯合大家來(對抗),我一定要打它一棒。”在一場晚宴上,郭臺銘振臂疾呼,號召臺灣知名的IT及家電企業家們加入他的“打狼”行動,而這只狼就是三星。
對于鴻海本身,幫助蘋果減少對三星的依賴意義重大。
有分析師表示,鴻海將在明年開始對蘋果提供面板、電池、鏡頭模塊、聲控、軟板、機殼等關鍵零組件,以蘋果iPhone、iPad為例,屆時鴻海占蘋果的銷貨成本比重,也將從2012年的10%跳升至50%。這意味著鴻海將從一個純粹的蘋果產品代工廠,躍升為策略聯盟伙伴,地位更加穩固。
推薦閱讀
美國蘋果公司與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頻繁互換原告與被告的角色,似乎要死磕到底。這場異常殘酷的專利之爭已陷入白熱化狀態,下一個戰場或許將會在中國。 中國企業要深深明白,專利爭奪的目的不是技術,而是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30/11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