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東芝集團持股78%的杭芝機電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杭芝)成立于1991年,是杭州市最早成立的外資企業之一,在20余年間,已然經歷了兩次產業轉型。
創業伊始,杭芝主要產品線是電線電纜、繼電器、成型樹脂,本土企業很快就趕了上來,且價格更為低廉,公司的競爭優勢無法維持下去,1997年以后,杭芝開始投資附加值更高的產業,比如電子鎮流器以及吸塵器等小家電產品,并承接來自客戶的生產委托,制造零部件,組件裝配產品。
金融危機爆發前后,公司經營狀況急轉直下,小家電業務的生產線轉移到南方,其余產品線訂單嚴重不足,當年營業收入、利潤同比分別下滑了40%、 70%。杭芝不得不采用帶薪年休假甚至欠班休息等形式,以緩解人員壓力。2009年公司進行了人員裁減,重點向LED照明、醫療器械、汽車用空調馬達等高附加值領域進行拓展,2011年,銷售額接近100億日元(約為8億元人民幣),公司方才轉危為安。
杭芝的數度產業轉型,背后推動力量均與勞動力成本密切相關,公司總經理中田順二表示,自1990年代初投資以來,中國勞動力價格持續上行,尤其是2005年以后,單位人工成本的上漲幅度一倍都不止,經營壓力日漸沉重,以至無法固守原有業務。而杭芝不從屬于東芝旗下事業部,直接隸屬東芝總社,其研發、制造、銷售等由自身經營團隊負責,不得不自行變革以求生存。中田順二則談及,到任之初主持公司的前半年,個人體重減少了10公斤。
據預測,未來數年內地勞動力價格可能將以每年約15%至20%的幅度上漲,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成本將持續增加,這已是多數制造業公司的基本共識,但是,并非所有企業都能進行產業切換。比如,杭芝就有若干先天優勢,除了自身在2008年成立研發總部進行新產品開發外,母公司在LED、空調等領域均能提供技術和銷售支持,嚴謹的日式管理亦提升了生產效率。
相當部分外資公司以調整產能布局來回應勞動力成本上漲,其中代工企業更是明顯。以總部位于香港的服裝代工商聯泰控股(0311.HK)為例,董事局主席陳守仁即在公司2011年報中表示,“中國在生產一些需要高技術勞工以及短生產周期的復雜產品方面仍然有競爭優勢”,同時,響應主要客戶希望其能在中國以外進行產能布局的要求,決定“在中國地區之外投資最少一個生產基地以維持競爭力”,在美國客戶和日本客戶的建議下,規劃2012年在菲律賓新增生產設施。
全球最大運動鞋、休閑鞋制造商寶成國際(9904.TW)亦披露,表示將致力于擴展工資較低的生產基地,例如中國大陸、印尼以及越南等地區,“計劃擴展較遠離大城市之生產基地,或在孟加拉、柬埔寨等地區新設生產基地,以維持工資成本及應有之毛利率。”
聯泰控股和寶成國際專注的代工領域,依賴于大量穩定、廉價的勞動力,獲取成本優勢是其戰略的優先選項,聯泰曾就多個可行地點進行分析,其中主要考慮因素是勞動力供應、勞動人口年齡中位數及工資水平。鑒于兩家公司2011年的營收規模各在10億和70億美元左右,雇員總人數分別達到2.5萬名和 45萬名,這類公司產業布局的再調整,以及以機器設備替代勞動力趨勢的持續,在為中國勞動力資源再配置騰挪空間的同時,也為留下來的產業部門提出挑戰:如果沒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跑不贏勞動力價格上漲的速度,將無法持續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杭芝公司的廠址位于杭州城區的教工路,杭州市區房價高企,一箭之地的高檔住宅每平米單價已在4萬元以上,中田順二承認,確實有相關部門探討該塊土地另作他用的可能。土地價值增值本身,應該沒有妨礙管理團隊推進實業轉型的努力。
推薦閱讀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31日駁回了美國蘋果公司針對韓國三星電子公司的侵權賠償訴訟請求。這是日本法院首次就兩家公司的此類訴訟做出裁決。裁決結果可能影響蘋果和三星電子以及相關電信企業在日本的市場戰略。 日本東京地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經營成本持續增加 杭芝機電進行二次轉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30/11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