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手機,更確切說是智能手機之間的戰爭恐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激烈過。而說起智能手機,一定離不開谷歌、蘋果、三星這三家公司,它們都在為占領移動互聯網的制高點而殫精竭慮著。而一些風光不再的公司如諾基亞、索尼移動、黑莓等,也在拼命努力著,試圖挽回頹勢或者重新有所作為。在這場圍繞“指尖”展開的智能手機戰爭中,到底誰是最大的贏家?誰又能掌控手機市場及移動互聯網的未來?
▲手機市場誰是贏家
智能手機市場誰是贏家?谷歌、三星還是蘋果?
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說到底是操作系統的競爭。當下智能手機市場,操作系統三分天下:谷歌Android、蘋果iOS以及微軟的Windows Phone,此外,沒有誰能再掀起波瀾。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Android系統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64.1%。
Android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操作系統,但有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1年間,谷歌從Android里獲取的利潤不足5.5億美元,還不如其通過向蘋果iOS設備提供服務獲得的報酬高,這意味著谷歌并沒有建立起通過Android來獲取盈利的有效模式。谷歌只是創造出來了一個叫做 Android的東西,為它做了嫁衣,最后成為了別人的新娘。
谷歌與其Android并不是智能手機市場的贏家。
那,錢到底被誰賺了?
這還要從2011年11月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和2012年第一季度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的三星說起。
三星是最早加入Android陣營的廠商,也是Android最大的擁躉。數據顯示,在Android操作系統64.1%的市場份額中,三星 Android機型的出貨量占到整個Android機型出貨量的45.4%。而且手機業務已經成為三星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三星7月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由于Galaxy系列銷售勢頭強勁,三星第二季度的運營利潤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點,為6.7萬億韓元,約合59億美元。
5.5與59,兩個差距懸殊的數字,折射出三星通過Android攫取的利潤要遠遠高于谷歌,三星才是Android陣營的最大贏家。
然而,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上,蘋果比三星還要賺錢。
7月最后一周,蘋果發布了2012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本財季蘋果營收達到3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86億美元增長22%;其中凈利潤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73億美元增長20.5%。同時,財報還顯示,盡管蘋果iPhone系列手機2893.5萬的出貨量落后于三星,但其運營利潤率卻高達47.4%,遠遠高于三星的13%。也就是說蘋果用僅占整個行業約6%的出貨量,獲取了整個行業總收入的43%,占據近半壁江山�?縿撔滦纬闪藦姾肺鹉芰Φ奶O果才是當下智能手機市場的最大贏家。
其他廠商怎么了?
有賺錢的就有賠錢的。毫無疑問,三星、蘋果屬于前者,那其他廠商呢?它們的命運如何?
摩托羅拉:命運不再由自己掌握
被谷歌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第二季度交出的數據并不好看,移動業務虧損1.92億美元, 而就在2012年第一季度,也就是摩托羅拉正式成為谷歌一分子的最后一個季度,摩托羅拉移動的虧損還只是8600萬美元。如此來看,摩托羅拉的境況更加糟糕了。
ZDC對摩托羅拉在中國手機市場的監測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12年1-7月,不論中國整體手機市場還是智能手機市場上,摩托羅拉的用戶關注度均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走勢。其中智能手機市場的下滑尤為明顯。另外,從2012年上半年新品來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摩托羅拉共有14款產品上市,為新品數量最多的三星的一半,并且在產品競爭力方面,摩托羅拉主推的XT910 MAXX(RAZR MAXX)遠不敵三星上市僅一個月銷量便突破千萬的Galaxy S Ⅲ。
可以說,摩托羅拉不但沒有享受到谷歌“親兒子”的待遇,反而陷入利潤下滑、用戶關注度走勢下降的泥潭。近日又遭遇“壯士斷腕”的裁員困境。命運已經不能由自己說了算的摩托羅拉,本來以為大樹底下好乘涼,卻不曾想,未來的路更加不好走了。
諾基亞:生存還是滅亡
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還有曾經笑傲手機市場十四載的諾基亞。盡管去年諾基亞與微軟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共同致力于Windows Phone系統智能手機的研發,但由于新品遲遲形不成氣候,再加上Windows Phone系統本身不給力,存在種種問題,導致諾基亞在對智能手機趨勢本來就“后知后覺”的情況下,愈發落后。8月22日股價數據顯示,諾基亞市值目前僅剩83億歐元,與2007年底最高點時的1100億歐元相去甚遠。
▲諾基亞面臨生死存亡
2011年10月,諾基亞興沖沖的發布了第一批搭載Windows Phone 7.5(Mango)系統的智能手機Lumia 710、Lumia 800,并受到用戶的歡迎。隨后不久諾基亞又發布了Windows Phone 7.5(Tango)系統的Lumia 900。不可否認,這幾款機型讓業界看到了諾基亞復興的希望,新機上市后,諾基亞用戶關注度明顯回升。但好景不長,微軟出乎意料的宣布 Lumia 800、900的系統將無法升級到最新的Windows Phone 8。系統的不兼容揉碎了諾基亞唯一的復興機會。
目前諾基亞似乎只有靜等下個月初微軟Windows 8的發布,如果Windows 8智能手機能如約而至,那諾基亞或許還有一線求生的希望,否則,諾基亞真的就活不下去了。因為Symbian也扛不了多久了。
HTC:陣痛與轉機并存
與諾基亞生死存亡的大轉折不同,HTC正在遭遇成長的陣痛。
2007年HTC遇到企業發展史上的“貴人”——谷歌,并由此走上了制造Android智能手機的道路。由于時機把握及時,HTC很快便在智能手機市場小有名氣,并收獲頗豐。2010年7月HTC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發展態勢仍然一路向上。2011年上半年更是風光無限,不論手機銷量還是凈利潤,節節攀升。
但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HTC自身產品戰略方面存在著問題,導致HTC開始陷入發展困境,遭遇成長之陣痛。從近幾個季度財報數據看,HTC手機銷量在2011年第四季度、2012年第一季度連續兩個季度表現疲軟,尤其是2012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僅為770.34萬部,環比下降9.4%。不過隨著 HTC One系列產品的上市,第二季度HTC出貨量回升到980萬部,利潤盡管下跌至 74 億新臺幣(約合 2.477 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但較上一季度出現明顯好轉。
▲HTC經歷成長之陣痛
2012年年初,HTC對繁雜的產品線進行了精簡,輕裝上陣。但由于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還在加劇,且高端市場上HTC尚無足夠實力與三星、蘋果較量,中國市場上,HTC行貨產品競爭力不足,因此未來HTC究竟能走多遠,仍需市場來檢驗。
索尼移動:重組后成長看得見
索尼移動算是重新起航的一個。于2012年2月15日完成股份回收并重組的索尼移動為了應對來自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巨大壓力,2012年調整了產品線結構,2000元以上智能機型得到重點擴充。ZDC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索尼移動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品牌關注度表現出明顯的上升勢頭,7月達到 8.2%,超越摩托羅拉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第四大最受用戶關注的品牌。
▲2012年1-7月中國手機/智能手機市場索尼移動品牌關注比例走勢
從財報數據來看,盡管索尼移動手機業務還不掙錢,依然在賠錢,且與三星、蘋果相比,索尼移動在高端產品方面的力量仍然薄弱。但值得關注的是,重組后的索尼移動在中國手機市場乃至全球手機市場上正煥發出新的生機,產品競爭力及品牌關注度在步步攀升,這是個不錯的現象。
總之,索尼移動要想提升銷量、扭虧為盈,并回歸到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的行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黑莓: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柯達?
作為智能手機開山鼻祖的黑莓,2011年以來,風波不斷,并且在蘋果iOS和Android陣營的包圍下,出貨量及市場份額持續下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黑莓全球智能手機銷量799.12萬部,較上季度下降近200萬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下降至1.9%,較上季度下降0.5%。這是黑莓智能手機季度銷量第二次在1000萬部以下,市場份額首次跌破2%。
由于固守商務定位,且手機終端在外觀、功能方面缺乏變通和突破,應用程序也寥寥無幾,受制于此,擺在黑莓面前的路,正變得越來越窄。而最值得黑莓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平臺重新燒起來,并將自己的長處復制到大眾市場,從而尋找到新的市場增長點。
黑莓搭載BlackBerry 10系統的新品年內還不能上市,這對黑莓來說,可能是要命的。然而讓用戶重新對黑莓樹立起信心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真心希望黑莓不要成為下一個柯達。
▲誰會成為最終的贏家?
2012,手機市場沒有絕對的贏家
從眼下來看,三星可能是手機行業的霸主,擁有著最高的市場份額,但蘋果卻執掌著手機市場近50%的利潤,誰都不是絕對的贏家。
三星的優勢在于供應鏈和產品線,蘋果的優勢則在于垂直生態系統。三星在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之后,必然要擔負起行業領袖的角色,然而領袖不是那么好當的。同時蘋果也面臨著創新瓶頸的問題,如何讓自己持續創新,對誰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谷歌在發布Android 4.1之后,加強了對Android系統的控制,其意圖也很明顯:要增強自己的主動權,要多賺錢,而這又勢必會影響Android陣營成員的利益。谷歌的改革之路也不好走。另一大陣營中,諾基亞能否自救,還是個未知數。
總之,在這個充滿挑戰與被挑戰的手機市場上,在這場圍繞用戶指尖展開的戰爭中,誰能審時度勢、快速的把握市場的轉向,同時創造性的開發、滿足用戶的需求,誰就能笑傲江湖。
推薦閱讀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表示,申元慶具有深厚的技術背景,并擁有豐富的商業運營和管理經驗,將長期負責微軟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關系及生態系統建設。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子山)據浪潮國際發布的公告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0330/119299.html